孔宜

941-986 | 孔子四十四世孙 · 北宋官员

孔宜肖像
孔宜(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孔宜(941年—986年),字不疑,又字不移,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生于曲阜,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卒,享年四十六岁。他是孔子第四十四世孙,北宋时期孔氏家族的重要人物。

孔宜早年科举不第,后通过呈献家谱,成功确立了其家族在孔氏宗族中的显赫地位,为后世子孙世袭文宣公奠定了基础。他曾被授予曲阜县主簿一职,后在北宋雍熙三年(986年)随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在渡黄河时不幸溺亡,以身殉职。

孔宜的一生,不仅是个人仕途的写照,更是孔氏家族在宋代重新确立其世袭地位的关键转折点。他的努力使得其直系后裔得以从其子孔延世开始,世袭文宣公的爵位,对孔氏家族的传承和地位巩固具有深远影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41年 (五代后晋 天福 6年)

出生于曲阜

孔宜出生于孔子故里曲阜,是孔子第四十四世孙。

某年 (五代末期)

科举不第

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

某年 (北宋初年)

赴京呈献家谱,确立家族世系

孔宜前往京城,呈献孔氏家族谱系,成功确立了其家族在孔氏宗族中的显赫地位,为后代世袭文宣公奠定了基础。

某年 (北宋)

获授曲阜县主簿

因其呈谱之功,孔宜被授予曲阜县主簿一职,开始其仕途生涯。

986年 (北宋 雍熙 3年)

随太宗北伐,溺亡殉职

孔宜随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在渡黄河时不幸溺亡,以身殉职,享年四十六岁。

主要贡献

对孔氏家族及北宋社会的影响

确立孔氏世袭地位

通过呈献家谱,成功确立了其家族在孔氏宗族中的显赫地位,为后世子孙世袭文宣公奠定了基础,对孔氏家族的传承和地位巩固具有深远影响。

担任地方官职

曾任曲阜县主簿,为地方治理做出贡献,体现了儒家士人服务社会的精神。

以身殉国

随宋太宗北伐,在渡黄河时不幸溺亡,以身殉职,展现了其忠勇爱国的精神。

社会关系

孔氏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孔丘 四十四世祖 儒家创始人
孔仁玉
孔勗
孔延世 长子 其后代世袭文宣公
孔延祐
孔延渥
孔延龄
孔圣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