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遂

约932年 | 南唐隐士 · 馆陶君王

魏遂肖像
魏遂(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魏遂,生卒年份不详,约活动于南唐时期(937年—975年),籍贯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他以其高尚的隐德而闻名,虽隐居不仕,却因其品行和家族声望,最终获得朝廷特旨封赠,尊为馆陶君王。

魏遂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其父为魏昌,其子为魏羽。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许多士人选择隐居以明志,魏遂便是其中之一。他虽未直接参与政治,但其“隐居有隐德”的社会地位,表明他以其道德操守和对社会的无形影响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南唐朝廷对其的封赠,不仅是对其个人的尊崇,也是对其家族世代忠良的肯定,彰显了当时社会对德行与隐逸精神的推崇。魏遂的生平事迹,为我们了解南唐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家族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主要事迹
  • 隐居有隐德
  • 获特旨封赠馆陶君王
家族传承
  • 父:魏昌
  • 子:魏羽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932年

出生于婺源

生于南唐时期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具体生卒年份不详。其父为魏昌,家族在当地享有声望。

魏遂的出生为魏氏家族增添了新的篇章。

南唐时期

隐居生活,以德行著称

魏遂选择隐居,不入仕途,以其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在乡里间享有盛誉,被誉为“隐居有隐德”的君子。

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他坚守个人操守,成为士人精神的象征。

南唐时期

获特旨封赠馆陶君王

因其卓越的品德和家族的贡献,南唐朝廷特旨封赠魏遂为馆陶君王。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通常是对逝去或隐居高士的追赠,彰显了朝廷对其德行的认可。

南唐时期

家族传承

其子魏羽继承家风,继续为家族增光。魏遂的后代中亦有显赫人物,如其孙魏观,使得魏氏家族在当地持续繁荣。

人生价值与影响

对后世的启示

隐德典范

魏遂以其隐居不仕、品德高尚的形象,成为南唐时期士人追求道德完善、坚守气节的典范。

家族荣耀

虽隐居,但其获得的“馆陶君王”封赠,极大地提升了魏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体现了朝廷对德行的认可。

文化传承

魏遂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儒家士人面对乱世的独特选择,为后世研究隐逸文化提供了重要案例。

家族关系

魏遂的亲属信息

姓名 关系 备注
魏昌
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