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朱鉴,字子明,南宋时期官员、学者,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十二世纪后期。他出身于著名的婺源朱氏,是理学大家朱塾之子,承袭家学渊源,兼具经世之才与深厚学养。
朱鉴通过恩荫制度步入仕途,历任迪功郎、大理寺主簿、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湖广总领等重要职务。在任期间,他勤于政事,处理地方事务,管理财政运输,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
除了官场上的建树,朱鉴在学术领域亦有贡献。他著有《晦安先生朱文公易说》和《诗传遗说》,这些著作不仅体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也反映了其在诗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代表著作
- 《晦安先生朱文公易说》
- 《诗传遗说》
籍贯与活动区域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另一籍贯:婺源(今江西婺源县)
- 主要活动区域:淮南西路、湖广等地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身婺源朱氏,承袭家学
朱鉴生于南宋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其父为著名理学家朱塾,朱鉴自幼受家庭熏陶,承袭深厚家学,为日后入仕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
通过恩荫入仕
朱鉴凭借家族荫庇,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成为一名官员。这在宋代是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反映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
历任迪功郎、大理寺主簿
朱鉴初入仕途,曾任迪功郎,此为文散官阶。后又担任大理寺主簿,负责司法文书、案件审理等事务,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司法经验。
出任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湖广总领
朱鉴的仕途生涯中,曾出任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负责地方财政、漕运等要务。后又升任湖广总领,掌管一方军政、民生、财政大权,显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力。
著述传世:《晦安先生朱文公易说》、《诗传遗说》
朱鉴不仅是位能臣,更是位学者。他撰写了《晦安先生朱文公易说》,深入阐释《周易》义理,并有《诗传遗说》流传,展现其在经学和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与刘克庄、方大琮等士人交游
朱鉴与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为友,并曾收到官员方大琮的致书,可见其在士人圈中拥有广泛的交际和良好声誉。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贡献
行政与司法实践
朱鉴在担任大理寺主簿、转运司判官、湖广总领等职期间,积极参与国家行政与司法事务,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地方经济运转做出了贡献。
学术著述与思想传承
其《晦安先生朱文公易说》和《诗传遗说》等著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经学和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研究宋代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姓名 | 关系 | 简介 |
---|---|---|
朱塾 | 父亲 | 著名理学家,朱熹弟子,对朱鉴的成长和学术启蒙影响深远。 |
刘克庄 | 友人 | 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朱鉴有深厚交情。 |
方大琮 | 交游 | 南宋官员、学者,曾致书朱鉴,反映两人之间有学术或政务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