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赵诜之,宋代宗室成员,获封魏王。其生卒年不详,但据史料记载,他活跃于南宋初期,曾担任重要官职,为宋室贡献良多。
赵诜之籍贯常熟(今江苏常熟),后曾迁居开封。他于南宋绍兴年间(约1131-1162年)步入仕途,曾任左朝散郎,并于绍兴九年(1139年)至绍兴十年(1140年)间出任通州(今江苏南通)知州,治理地方,颇有政绩。
作为宋代宗室,赵诜之不仅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其家族亦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为宋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官职
- 左朝散郎 (约1139年)
- 通州知州 (1139-1140年)
家族背景
- 父:赵叔霭
- 子:赵公颐、赵公豫、赵公升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宋代宗室,活跃于南宋初期
赵诜之,宋代宗室成员,籍贯常熟(今江苏常熟)。其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史料记载,他主要活跃于南宋初期。
具体时间不详
曾迁居开封
在担任官职之前或期间,赵诜之曾有在开封(今河南开封)居住的经历,这对其早年教育和人脉积累可能产生了影响。
约1139年
获授左朝散郎
赵诜之获授左朝散郎一职,此为文散官,标志著其仕途的正式开启。
1139年-1140年
出任通州知州
赵诜之出任通州(今江苏南通)知州,负责地方行政与军事事务。在任期间,他致力于地方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具体时间不详
获封魏王
作为宋代宗室,赵诜之最终获封魏王,此为其家族地位和个人荣誉的显著体现。
主要官职与荣誉
对宋代社会的贡献与地位
左朝散郎
宋代文散官,虽无实权,但表明其为朝廷命官,是士人入仕的常见起点,体现了其宗室身份下的官员资历。
通州知州
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赵诜之负责一州政务,包括民生、司法、军事等,对地方治理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魏王封号
获封魏王,是宋代宗室亲王的崇高封号,彰显了赵诜之显赫的家族地位和皇室血统,代表了其在宗室中的重要影响力。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亲属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赵叔霭 | 父 | |
赵公颐 | 长子 | |
赵公豫 | 次子 | |
赵公升 | 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