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黄次山(约1076年—1139年),字季岑,又名黄彦平,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原籍丰城。他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黄次山在北宋末年通过上舍及第入仕,虽因避讳叔祖黄庭坚之字而名次被降,但其才华依然备受认可。他一生历任多职,包括太学博士、知筠州军州事、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等,为官清廉,政绩斐然。
他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三余集》,在宋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文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是研究南宋士大夫思想和文学的重要史料。
代表著作
- 《三余集》(1139年编成)
主要官职
- 太学博士
- 知筠州军州事
- 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尚书省二十四司员外郎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76年
出生于丰城
黄次山出生于丰城(今江西丰城),其家族后来迁居临川。父亲为黄得礼。
北宋末年
家族迁居临川
黄次山家族从丰城迁居至临川(今江西抚州),此后以临川人自居。
1119年
上舍及第,名次被降
通过上舍及第入仕。原被定为第一名,但因避讳其叔祖、著名诗人黄庭坚之字,主动请求降为第四名,展现了其正直的品格。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信阳军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
初入仕途,先后担任信阳军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等职,开始其为官生涯。
具体年份不详
任太学博士、权礼部司郎官
进入中央任职,担任太学博士,后又权礼部司郎官,参与国家教育和礼仪事务。
1128年-1129年
知筠州军州事
外放担任筠州(今江西高安)知州,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治理地方有方,政绩显著。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负责荆湖南路(今湖南大部)的司法监察工作,维护地方治安和司法公正。
1139年
逝世,文集《三余集》编成
黄次山于绍兴九年(1139年)逝世。同年,其诗文集《三余集》编成,流传后世。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文学遗产
著有《三余集》,其诗文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是研究南宋士大夫思想和文学的重要史料,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历任太学博士、知筠州、提点刑狱等职,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处理政务公正严明,维护地方安定,深受百姓爱戴。
正直不阿的品格
在科举中因避讳叔祖黄庭坚之字而主动放弃状元之位,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传统礼仪的坚守,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黄得礼 | 父 | |
| 黄牧之 | 子 | |
| 黄元之 | 子 | |
| 黄恺之 | 子 | |
| 程宏济 | 女婿 | |
| 黄思永 | 曾孙 | |
| 李椿年 | 妻族 | 妻之族兄弟姊妹 |
重要交游
-
王安石
黄次山曾为王安石的文集作序,显示了其对前贤的推崇和文学上的交流。 -
李纲
南宋著名宰相,曾为黄次山作祭文,可见两人交情深厚,且李纲对其评价甚高。 -
赵鼎
南宋著名宰相,曾为黄次山的建筑题咏,显示了其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广泛交游和声望。 -
胡世将
曾为黄次山所建的“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厅”作记,反映了黄次山在地方行政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