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

659-744 | 诗人 · 官员 · “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肖像
贺知章(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代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以诗文、书法和狂放不羁的性格闻名,是盛唐时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诗人、官员,亦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59年),历经武则天、唐玄宗时期,享年八十六岁。他自幼聪颖,早年即以诗文闻名乡里。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贺知章在朝为官五十余载,官至礼部侍郎、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他为人清正,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歌和书法。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代表作有《回乡偶书》、《咏柳》等,流传千古。

贺知章与李白、张旭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密,尤其与李白一见如故,传为佳话。他性情旷达,好饮酒,被杜甫列为“饮中八仙”之一。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不久逝世。唐玄宗赐诗送行,足见其在当时文坛和朝廷中的地位。

代表著作
  • 《六典》(参与编纂)
  • 《文纂》(参与编纂)
  • 《贺知章集》(后人辑录)
主要社会身份
  • 诗人
  • 书法家
  • 文人
  • 官员
  • “饮中八仙”之一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659年

出生于越州永兴

贺知章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年间,籍贯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695年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武则天证圣元年,贺知章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早年曾任四门博士、太常博士等职。

724年-725年

担任太常少卿

开元十二年至十三年间,贺知章担任太常少卿,负责礼乐祭祀等事务。

725年

兼任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

开元十三年,贺知章兼任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进一步参与朝廷文化和政务核心。

726年

担任工部侍郎

开元十四年,贺知章升任工部侍郎,负责工程建设等事务。

开元年间 (约730年代)

与李白相遇,传为佳话

贺知章在长安与李白相遇,一见如故,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并解下金龟换酒与李白痛饮,成就了千古流传的文坛佳话。

738年

担任秘书监、太子宾客

开元二十六年,贺知章担任秘书监、太子宾客,位高权重,成为朝廷重臣。

744年

告老还乡,同年逝世

天宝三年,贺知章以年迈请求辞官还乡,唐玄宗赐诗送行,并特许其在故乡建立道观。同年,贺知章在故乡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人生成就

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大贡献

诗歌成就

贺知章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著称,代表作《回乡偶书》和《咏柳》是唐诗中的经典。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艺术

贺知章亦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与张旭齐名。他的书法作品笔势雄健,气韵生动,被誉为“贺草”,在当时享有盛誉。

为官清正

贺知章在朝为官五十余载,历任要职,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他以其正直和才华赢得了皇帝和同僚的尊重,为唐代政治清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饮中八仙”

作为“饮中八仙”之一,贺知章以其狂放不羁、嗜酒如命的性格,成为盛唐文人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形象深入人心,丰富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社会关系

贺知章的亲友与交游

姓名 关系/交游 备注
李白 欣赏/器重 一见如故,称其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与之痛饮,传为千古佳话。
李隆基(唐玄宗) 君臣/赠诗 玄宗皇帝曾赐诗送贺知章还乡,足见其受器重。
杜甫 诗友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提及贺知章,描绘其狂放不羁的形象。
张说 同僚/赠诗 与张说有诗文往来,同朝为官。
贺倣 直系后裔 贺知章的直系后裔。
孟浩然 收到赠诗、文 与孟浩然有诗文交集。
王湾 收到赠诗、文 与王湾有诗文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