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

字公明 | 北宋官员 · 音乐理论家

郑向肖像
郑向(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郑向(字公明,生卒年不详,约卒于1036年),北宋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他于1009年进士及第,自此步入仕途,历任太常寺博士、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等职,官至知制诰,并曾出任杭州知州。

郑向不仅是一位勤勉的朝廷官员,更在音乐理论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他撰写的《乐论十二篇》备受推崇,曾被阮逸推荐。景祐初年,他与著名学者胡瑗一同受召,共同校订钟管十三律,为北宋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北宋士大夫兼具经世济民与艺术修养的时代风貌。

代表著作
  • 《乐论十二篇》
  • 《钟管十三律》(参与校订)
主要荣誉
  • 暂无明确记载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09年

进士及第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郑向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1019年

任太常寺博士

天禧三年(1019年)前后,郑向被任命为太常寺博士,负责礼乐制度相关事务。

1020年

任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

天禧四年(1020年)前后,转任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参与国家屯田和工程管理。

1034年

官至知制诰,兼任三馆、兵部员外郎

景祐元年(1034年)前后,郑向官职显著提升,担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并兼任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职务及尚书省兵部员外郎。

景祐初(约1034年)

知杭州

景祐初年,郑向出任杭州知州,治理地方,造福一方。

1036年

逝世

景祐三年(1036年),郑向逝世。他的一生为北宋的政治、文化和音乐领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贡献

音乐理论巨匠

郑向撰写《乐论十二篇》,对北宋音乐理论有深入研究。他与著名学者胡瑗一同受召,共同校订钟管十三律,为北宋的礼乐制度和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士出身,仕途显赫

1009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寺博士、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等职,最终官至知制诰,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学识。

地方治理有方

曾出任杭州知州,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当地百姓谋福祉,体现了其经世济民的抱负。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郑灿
郑惇忠
郑惇儒

社会交游

  • 阮逸: 曾推荐郑向所撰《乐论十二篇》,并与胡瑗一同受召,共同校订钟管十三律。
  • 胡瑗: 与郑向一同受召,共同校订钟管十三律,二人皆为北宋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