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丰稷,字相之,谥号清敏,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以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的品格而闻名,是北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官员。
丰稷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3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享年七十五岁。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他历任谷城县令、高丽书状官、监察御史里行、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御史中丞、左谏议大夫等职,官至工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在元祐年间,他积极参与政治,弹劾章惇、蔡京等新党人物,坚守旧党立场,因此被列入元祐党籍。
丰稷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学术和教育领域也贡献良多,曾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国家最高学府。其奏疏和诗文辑存至今,为后世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代表著作
- 《丰清敏公奏疏辑存》
- 《丰清敏公诗文辑存》
- 《丰清敏公遗书》
主要荣誉
- 谥号“清敏”
- 入元祐党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鄞县
丰稷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自幼聪颖,勤奋好学。
嘉祐四年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开启其为官生涯。
初露才干
早年担任谷城县令,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为民情怀。
担任书状官
随安焘出使高丽,担任书状官,积累了外交经验。
正直敢言,弹劾权臣
先后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御史中丞、左谏议大夫等职,多次上书弹劾章惇、蔡京等朝中权臣,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赢得声誉。
官至工部尚书、国子监祭酒
后迁任工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等重要职务,在中央政府和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逝世,获谥“清敏”
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谥号“清敏”,以表彰其清廉正直、敏于政事的品德。
主要成就
对北宋政治与文化的贡献
正直敢言的谏官
在御史台任职期间,丰稷不畏权贵,多次上书弹劾章惇、蔡京等朝中权臣,坚守原则,维护朝纲,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铮铮风骨。
教育与文化贡献
曾任国子监祭酒,负责国家最高学府的教育事务,对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有所贡献。其诗文和奏疏被辑录成书,流传后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坚守政治立场
在北宋新旧党争中,丰稷坚定地站在旧党立场,被列入元祐党籍,这反映了他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关系
与他人的交往与联系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丰安常 | 长子 |
丰治 | 孙 |
丰至 | 孙 |
丰存芳 | 玄孙 |
丰茞 | 直系后裔 |
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 关系/事件 | 备注 |
---|---|---|
章惇 | 弹劾对象 | 丰稷曾上书弹劾 |
蔡京 | 弹劾对象 | 丰稷曾上书弹劾 |
徐铎 | 被丰稷弹劾 | 曾被丰稷弹劾罢官 |
安焘 | 曾为书状官 | 丰稷曾随其出使高丽 |
朱熹 | 为丰稷著作作序 | 对丰稷的学问和品德表示推崇 |
张寿镛 | 为丰稷著作作序 | 为《丰清敏公遗书》作序 |
陈瓘 | 为丰稷作墓志铭 | 记录丰稷生平事迹 |
陆游 | 为丰稷著作作跋 | 对丰稷的著作进行评价 |
郭维 | 曾侍奉丰稷 | 长期侍奉丰稷,对其生平事迹多有了解 |
周行己 | 丰稷曾致书 | 与丰稷有书信往来 |
毛滂 | 丰稷曾致书 | 与丰稷有书信往来 |
华镇 | 丰稷曾致书 | 与丰稷有书信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