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中

约1232年-? | 南宋宰相 · 抗元主将

陈宜中肖像
陈宜中(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宜中,字与权,南宋末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约生于1232年。他以才华和正直闻名,在南宋危亡之际,曾两度出任左丞相,成为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

早年入太学,与黄镛等人上书弹劾权臣丁大全,因此被削籍流放。后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被重新启用,官至知枢密院事、左丞相。在蒙古大军压境之时,陈宜中曾力主抗元,但终因南宋国力衰微,回天乏术。

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落,他护送益王、广王南逃,后因意见不合,最终流亡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其结局众说纷纭,成为南宋末年悲剧性历史的缩影。陈宜中一生见证了南宋由盛转衰的最后阶段,其政治生涯充满了争议与无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232年

出生于永嘉

出生于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其活跃年代约始于此。

宝祐年间 (1253-1258)

太学上书弹劾丁大全

入太学,与黄镛等六人联名上书,猛烈抨击权臣丁大全。丁大全大怒,将陈宜中削籍流放。

1262年

考中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进入仕途。

不详年份

初入仕途,担任地方官职

曾任推官、国子监录等职,积累地方和中央行政经验。

1271年-1272年

任福建路安抚使、福州知州事

出任福建路安抚使,兼福州知州事,并授显文阁待制,负责一方军政民务。

1273年

授同签书枢密院事

升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参与国家军事机要事务。

1274年

升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度宗去世,权臣贾似道被罢免后,陈宜中被进一步提拔,成为朝中重要决策者。

1275年

首次拜左丞相

被任命为左丞相,位极人臣。同年因故被罢免,安置于寺庙。

1276年 (德祐二年)

再任左丞相,护送二王南逃,后流亡占城

元军攻陷临安,陈宜中再次被任命为左丞相,护送益王、广王南逃。后因局势绝望,最终流亡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其结局成谜。

主要贡献

对南宋历史的影响

正直敢言,弹劾权奸

早年敢于冒死上书弹劾权臣丁大全,展现了其不畏强权的正直品格,为士林所称道。

两度拜相,力挽狂澜

在南宋末年危急存亡之秋,两度出任左丞相,肩负国家重任,努力支撑危局,是南宋最后的宰执之一。

主张抗元,维护国体

在元军大举南侵时,曾力主抗元,表现出民族气节,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其努力值得肯定。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重要交往

家族成员

关系 姓名 备注
母亲 杨氏 据《宋史》列传
弟弟 陈自中
侄子 陈芹

重要社会交往

  • **友人:** 黄镛、林则祖
  • **弹劾对象:** 贾似道 (曾与他人共同弹劾)
  • **反对对象:** 丁大全 (因上书攻讦被削籍流放)
  • **同僚:** 黄镛、陆秀夫、刘黻 (在不同时期共事)
  • **政见不合:** 王爚 (曾与王爚政见不合而致其离职)
  • **政策反对者:** 周宣 (周宣曾反对陈宜中的主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