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肱

字康臣 | 北宋官员 · 进士出身

余良肱肖像
余良肱(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余良肱(字康臣,约994-1075),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一位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官员。

他出身洪州分宁,于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自此步入仕途。余良肱一生为官,历任地方与中央要职,包括鼎州推官、江陵府司理参军、知明州、知南康军、知虔州、知润州、知宣州等,最终官至光禄寺卿。

余良肱以其清廉的品格和敢于直谏的勇气而闻名。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执政者,最终选择请老奉祠,告别官场。其为官之道,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对地方治理和朝政清明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籍贯
  • 分宁 (今江西修水)
  • 隶属洪州,江南西路
基本信息
  • 字:康臣
  • 生卒:约994年 - 约1075年 (享年81岁)
  • 朝代:北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994年

生于分宁

余良肱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分宁(今江西修水),具体生年不详,根据其享年81岁及进士及第时间推算。

“洪州分宁人。”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1024年

进士及第

北宋仁宗天圣二年,余良肱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早期仕途

任鼎州推官、江陵府司理参军

初入仕途,曾担任鼎州(今湖南常德)推官、江陵府(今湖北荆州)司理参军等职,积累地方行政经验。

1031年-1034年

知明州

奉命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知州,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1035年-1037年

知南康军

调任南康军(今江西星子)知军,继续发挥其行政才能,维护地方安定,发展民生。

中后期仕途

历任多地知州及光禄寺卿

先后担任虔州(今江西赣州)、润州(今江苏镇江)、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知州,后升任中央官职光禄寺卿。

晚年

以言事忤执政,请老奉祠

因直言进谏,触怒当朝执政者,遂请求辞官归隐,获准请老奉祠,安享晚年。

“以言事忤执政,遂请老奉祠。” — 《未知》

约1075年

逝世

余良肱享年81岁,约于北宋神宗熙宁八年逝世。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要贡献

清廉正直,敢于直谏

余良肱为官期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铮铮风骨,对维护朝政清明起到了积极作用。

地方治理有方

在担任明州、南康军等多地知州期间,他勤勉政事,关注民生,有效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

坚守士人风骨

面对政治压力,他选择请老奉祠,而非屈从,展现了北宋士人坚守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及重要关联人物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余宏 从子; 侄子
余高
余卞
余爽
余彦明
余彦直
余从周
余松 曾孙; 重孙

关联人物

  • 蒋之奇: 余良肱曾为其墓表序作序,可见二人之间存在文人交往。 (参考资料: 《重建叠嶂楼记 / 宣城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