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岿

542-585 | 西梁皇帝 · 文化学者

萧岿肖像
萧岿(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萧岿(542-585),字仁远,西梁第二位皇帝,庙号世宗,谥号明皇帝。他不仅是西梁的君主,更是一位在儒学和佛学领域有深厚造诣的文化学者。

萧岿出生于江陵,是西梁宣帝萧詧之子。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深受其父器重。他于562年继位,在位期间,西梁政权虽偏安一隅,但在其治理下,社会相对稳定,文化事业得到一定发展。

萧岿在学术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曾亲自为儒家经典《孝经》和《易经》作注,并有佛学著作传世。这些著述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也对当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一生,是乱世中一位君主兼学者的典范。

代表著作
  • 《孝经》注释
  • 《易经》注释
  • 佛学著作
主要身份与荣誉
  • 西梁皇帝
  • 庙号:世宗
  • 谥号:明皇帝
  • 封爵:南兰陵郡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542年

出生于江陵

萧岿出生于西梁都城江陵,是西梁宣帝萧詧之子。自幼聪颖,深受家庭文化熏陶。

562年

继位为西梁皇帝

21岁时,萧岿继承父位,成为西梁的第二位皇帝。他以仁远为字,庙号世宗,谥号明皇帝。

在位期间 (562-585)

文化著述与贡献

在位期间,萧岿不仅处理政务,更致力于文化建设。他亲自为《孝经》和《易经》作注,并有佛学著作传世,对儒释文化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585年

逝世

萧岿于585年逝世,享年44岁。他的一生见证了南北朝的动荡与变迁,为西梁的稳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要成就

对西梁政权与文化的贡献

文化学术贡献

萧岿在位期间,亲自为儒家经典《孝经》和《易经》作注,并有佛学著作传世。在南北朝乱世中,他作为一位君主,能够潜心学术,对儒释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维护政权稳定

在南北朝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下,西梁政权偏安一隅,面临多方压力。萧岿在位期间,基本维持了西梁的稳定局面,确保了国家的延续和社会的相对安宁,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社会关系

主要亲属信息

姓名 关系 备注
萧詧(西梁宣帝) 父亲 西梁开国皇帝
萧氏(隋炀帝后) 女儿 隋炀帝杨广之皇后
杨广(隋炀帝) 女婿 隋朝第二位皇帝
萧琮 长子 西梁末代皇帝
萧珣 四子
萧瑀 五子 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