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方士繇,字伯休,又字伯谟,号远庵,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于庆元五年(1199年),享年五十二岁。他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大家和易学名家,是朱熹的重要弟子和学友。
方士繇毕生致力于收徒讲学,传授理学思想,尤其在《易经》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对闽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与朱熹关系密切,不仅是朱熹的门生,朱熹也曾从其游学,足见其学问之渊博。其逝世后,朱熹和陆游等著名学者都为其撰写了祭文和墓志铭,可见其在当时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代表著作
- 《远庵集》
别名与称谓
- 字:伯休
- 字:伯谟
- 号:远庵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48年 (南宋绍兴十八年)
出生于崇安
方士繇出生于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其父方丰之。
早年
成为士人,潜心学问
早年即成为士人,开始其学术生涯,为日后成为理学大家奠定基础。
具体年份不详
开门授徒,讲学传道
方士繇毕生致力于收徒讲学,传播理学思想,培养了一批学子。
具体年份不详
精研《易经》,成为易学大家
在《易经》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成为当时著名的易学名家。
具体年份不详
与朱熹的深厚学缘
方士繇与朱熹既是同门学友,亦是朱熹的弟子。朱熹曾从其游学,二人有大量书信往来,共同探讨学问,对理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199年 (南宋庆元五年)
逝世,享年五十二岁
方士繇于庆元五年逝世。逝世后,朱熹和陆游等著名学者都为其撰写了祭文,陆游还为其撰写了墓志铭,以示哀悼和纪念。
学术成就
对理学与易学的重大贡献
理学大家
方士繇深入研究儒家经典,阐发理学奥义,成为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闽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易学名家
在《易经》研究上独树一帜,其对《易经》的精深理解和阐释,对后世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书育人
广收门徒,循循善诱,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为理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良多。
社会关系
亲友与学界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方丰之 | 父亲 | |
方丕父 | 长子 |
学界交往
-
朱熹 (3257)
著名理学大师,方士繇既是其弟子,朱熹也曾从其游学,二人有大量书信往来,并为方士繇撰写祭文。 -
陆游 (3640)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方士繇撰写墓志铭和祭文,并为其作品作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