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元

1231-1312 | 宋元之际的学者 · 教育家

黄仲元肖像
黄仲元(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黄仲元(1231-1312),字善甫,号四如、天叟,宋末元初莆田人。他以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文脉,成为连接宋元两代的重要学者和教育家。

黄仲元生于南宋末年,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进士及第,曾任国子监主簿。宋朝灭亡后,他毅然选择隐居乡里,改名黄渊,字天叟,以示不仕元朝之志。

隐居期间,黄仲元在莆田当地设馆讲学,收徒传道,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地方教育。他的学说融会贯通,尤精于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以“韵乡先生”或“韵乡老人”之号,在民间享有盛誉,其高风亮节和教育实践,成为宋元之际士人的典范。

代表著作
  • 《四如集》
  • 《四如讲稿》
  • 《四如文稿》
  • 《四书讲稿》
  • 《经史辨疑》
别名与雅号
  • 字:善甫、天叟
  • 号:四如、韵乡先生、韵乡老人
  • 曾用名:黄渊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31年

出生于福建莆田

黄仲元出生于南宋末年的莆田,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为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

1261年 (30岁)

与丁氏结为连理

黄仲元与岳父丁南一之女丁氏成婚,建立家庭。

1271年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南宋咸淳七年,黄仲元进士及第,曾被授予国子监主簿一职,开始其短暂的仕宦生涯。

宋末元初

隐居乡里,改名明志

宋朝灭亡后,黄仲元毅然选择隐居乡里,改名黄渊,字天叟,以示不仕元朝之志,坚守民族气节。

1281年 (50岁)

过继侄子黄子材为嗣

黄仲元将同母弟黄仲会之子黄子材过继为嗣子,延续家族血脉。

隐居期间

设馆讲学,著书立说

黄仲元在莆田设馆讲学,收徒传道,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地方教育,并著有《四如集》等多部重要著作。

1312年

逝世,享年82岁

黄仲元逝世,享年82岁。他的一生是坚守气节、传承文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遗产。

主要成就

对宋元之际社会文化的重大贡献

理学传承与发扬

在宋元易代之际,黄仲元坚守儒家道统,以其深厚的理学造诣,在莆田地区设馆讲学,培养了一批批学子,为理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教育的推动者

他在乡里收徒讲学,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品德教育,对莆田乃至福建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地方士人精神的典范。

民族气节的典范

宋亡后,黄仲元选择隐居不仕,改名明志,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士人风骨,为后世所景仰,成为乱世中士人坚守信念的楷模。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庭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黄绩 父亲
丁氏 妻子 岳父丁南一之女
丁南一 岳父
黄仲会 同母弟
黄梓 儿子
黄子材 从子/嗣子 黄仲会之子,后过继为嗣子
黄时 族父

重要交游与关联人物

  • 林应承
    友人
  • 林雷龙、姚隆、郑钺、李倜
    曾为黄仲元著作作序
  • 黄梓、林大有、林遵文、刘存畔、李汝文、林㝱协、卓得庆、洪岩虎、郭堂、叶必茂、夏璟、郭隚
    曾为黄仲元或其亲友作墓志铭
  • 宋濂
    曾为黄仲元著作作序
  • 马端临
    黄仲元传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