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秦埙,字伯和,南宋江宁人,生于绍兴七年(1137年)。他是南宋著名权臣秦桧之孙,其父为秦熺。秦埙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清廉的官声,在南宋官场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秦埙参加科举,本应高中状元,却因其祖父秦桧与父亲秦熺的推荐,被降为第三名进士。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家族在朝中的影响力。
秦埙的仕途生涯中,曾担任过多个地方和中央要职。他先后出任舒州、饶州、泰州(1179年)等地知州,治理地方有方,深得民心。后又入朝为官,担任敷文阁待制、实录院修撰等重要职务,参与国家典籍的编纂和重要文书的起草。
尽管出身显赫,秦埙却以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著称。他秉持儒家思想,致力于为百姓谋福祉,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整顿吏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生平事迹,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官员的政治生态和个人操守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37年
出生于江宁
南宋绍兴七年,秦埙出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字伯和。其祖父为南宋宰相秦桧,父亲为秦熺,出身显赫。
1154年
登进士第
绍兴二十四年,秦埙参加科举考试,本应名列第一,但因其祖父秦桧与父亲秦熺的推荐,最终被降为第三名进士。
1179年
知泰州军州事
担任泰州(今江苏泰州)知州,治理地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得百姓爱戴。
未详
历任要职
先后担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知舒州、知饶州、敷文阁待制、实录院修撰等职,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贡献
登进士第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高中进士,虽因家族背景被降为第三名,仍展现了其卓越的学识与才华。
地方治理
历任舒州、饶州、泰州知州,在地方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政绩斐然。
史馆修撰
担任实录院修撰、敷文阁待制等职,参与国家重要典籍的编纂,为南宋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简介 |
|---|---|---|
| 秦桧 | 祖父 | 南宋著名宰相,权倾一时。 |
| 秦熺 | 父亲 | 南宋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