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赵师道,南宋官员,字【未详】,籍贯长兴(今浙江湖州长兴县)。生卒年不详。
他于1193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在南宋时期,赵师道曾担任朝散郎,并于1212年出任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知州军州事,为地方治理和民生发展贡献力量。
赵师道的一生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但其通过科举入仕,并在地方担任要职的经历,是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参与国家治理的典型缩影。
主要官职
- 朝散郎 (1212年)
- 知歙州军州事 (1212年)
籍贯信息
- 籍贯:长兴 (今浙江湖州长兴县)
- 所属:湖州, 两浙西路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93年
进士及第
赵师道通过南宋科举考试,成功获得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为日后为官奠定基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212年
出任朝散郎
赵师道被授予朝散郎一职,这是宋代文散官的一种,通常授予有一定资历的官员。
1212年
知歙州军州事
同年,赵师道出任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知州军州事,负责地方行政、军事及财政等事务,是地方最高长官。
歙州在宋代是重要的州府,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都颇为重要。
主要官职
赵师道曾担任的职务
进士及第
1193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资格,是其仕途的起点。
朝散郎
1212年任职,是宋代文散官之一,代表其具备一定的官阶和资历。
知歙州军州事
1212年任职,作为歙州的地方最高长官,负责该地区的行政、军事和民生事务。
亲属关系
赵师道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赵伯俊 | 父亲 | 史料记载其父名为赵伯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