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奇

北宋 | 卒于1068年 | 官员 · 吴下三贤

陈之奇肖像
陈之奇(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之奇,字虞卿,北宋吴县人,祖籍长安。他于1038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中允,是北宋时期重要的官员和文化人物。他与胡瑗、苏舜钦并称“吴下三贤”,以其清廉的官声和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

陈之奇的先祖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遂成为其籍贯地。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在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

他曾出任泰兴县令(今江苏泰兴),任内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后历任秘书省监、郡王府教授等职,最终官至太子中允。陈之奇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在地方和朝廷都留下了良好的声誉。

陈之奇尤其以其与著名学者胡瑗、诗人苏舜钦的深厚友谊而闻名。三人志趣相投,常聚会探讨学问、诗文,因其才华与品德,被时人誉为“吴下三贤”,成为一时佳话。他卒于宋英宗治平五年(1068年)。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年不详

祖籍长安,迁居吴县

陈之奇的先祖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遂成为其籍贯地。

1038年

进士及第

宋仁宗景祐五年,陈之奇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任职期间不详

出任泰兴县令

曾出任泰兴县令(今江苏泰兴),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任职期间不详

历任要职

历任秘书省监、郡王府教授等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和学识。

任职期间不详

官至太子中允

最终官至太子中允,位列朝廷要职,显示其在北宋官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具体时间不详

与胡瑗、苏舜钦并称“吴下三贤”

陈之奇与著名学者胡瑗、诗人苏舜钦交情深厚,三人常相聚论学、赋诗,因其才华与品德,被时人誉为“吴下三贤”,传为佳话。

1068年

逝世

宋英宗治平五年,陈之奇逝世。他的一生为北宋的政治和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人生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要贡献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于1038年进士及第,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北宋官僚体系,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地方治理,政绩卓著

担任泰兴县令期间,以清廉勤政著称,兴利除弊,改善民生,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官至太子中允

官至太子中允,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国家政务,展现其政治才能。

“吴下三贤”之一

与胡瑗、苏舜钦并称“吴下三贤”,不仅是官员,更是文化名士,对北宋的学术和文学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关系

亲友及重要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陈质
丁氏
陈郢

社会交游

姓名 关系 备注
胡瑗 “吴下三贤”之一
苏舜钦 “吴下三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