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卫时敏(1133-1180),字子修,南宋时期官员,籍贯昆山(今江苏昆山)或华亭(今上海松江)。他通过恩荫入仕,在地方行政和漕运管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
卫时敏一生为官,曾担任将仕郎、海陵县主簿、知仁和县事、两浙转运司催促起发物斛官以及知临安军府事等多个重要职务。他在任期间,致力于维护地方秩序,保障民生,尤其在漕运管理方面,为南宋的经济稳定和物资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一生是南宋时期基层官员勤勉奉公的缩影,其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地方治理和漕运保障的重视。
籍贯信息
- 昆山 (今江苏昆山)
- 华亭 (今上海松江)
入仕方式
- 恩荫门 (通过家族荫庇入仕)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昆山/华亭
卫时敏出生于南宋时期,籍贯昆山或华亭。自幼接受教育,为日后入仕打下基础。
恩荫入仕,担任将仕郎
卫时敏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初授将仕郎,这是宋代文官的散官品阶之一。
任海陵县主簿
出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主簿,负责文书、户籍、钱粮等事务,是县级行政的重要辅佐官职。
知仁和县事
升任仁和县(今浙江杭州)知县,负责一县政务,直接管理地方民生、司法、赋税等事务。
任两浙转运司催促起发物斛官
在两浙路转运司任职,负责催促和管理物资(特别是粮食)的起运和调拨,对保障南宋的漕运和物资供应至关重要。
知临安军府事
担任临安军府(南宋都城杭州所在地)的知府,负责都城及其周边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军事防卫,是重要的京畿要职。
卫泾为其撰写墓志铭
其族人卫泾(卫时敏的伯父)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先伯知县墓铭》,收录于《后乐集》,为后世研究卫时敏生平提供了重要史料。
逝世
卫时敏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逝世,享年48岁。
妻子沈氏逝世
卫时敏的妻子沈氏于次年(1181年)逝世,享年46岁。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的重要影响
地方治理与民生改善
卫时敏在担任海陵县主簿、知仁和县事以及知临安军府事期间,直接参与地方行政管理。他勤勉尽责,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民事纠纷,保障百姓安居乐业,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漕运管理与经济保障
作为两浙转运司催促起发物斛官,卫时敏在南宋重要的漕运枢纽地区负责物资的调运。他的工作确保了粮食和其他重要物资的及时运输,对于维持京城供应、稳定物价、保障国家财政和军队补给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卫阗 | 父亲 | |
沈氏 | 妻子 | 1135年生,1181年逝世,享年46岁 |
沈G | 岳父 | |
卫沂 | 长子 | |
卫涣 | 次子 | |
卫洙 | 儿子 | |
陈仲速 | 女婿 | |
卫泾 | 族人 | 为其撰写墓志铭《先伯知县墓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