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箕

生卒年不详 | 南宋 · 崇安士人

刘学箕肖像
刘学箕(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学箕,字习之,号方是闲居士、种春子,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士人与诗人。

刘学箕的祖父刘子翚是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朱熹的弟子,父亲刘玶亦有文名。刘学箕继承家学,以其高爽闲雅的诗文风格在当时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一代才俊。尽管其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文献记载,他活跃于南宋孝宗、光宗时期。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词创作上。据友人刘淮称赞,其诗歌不逊于唐代白居易(香山居士),词作可与南宋辛弃疾(稼轩居士)比肩。他的代表作《方是闲居士小稿》收录了其诗词精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南宋文学的重要资料。

代表著作
  • 《方是闲居士小稿》(约1190年)
文学评价
  • 刘淮:“为文高爽闲雅,得其家传。诗靡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南宋崇安人

刘学箕,字习之,号方是闲居士、种春子,出生于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刘子翚是著名诗人、理学家,父亲刘玶亦有文名。

尽管具体生卒年不详,但其家族背景和文学活动表明他活跃于南宋中后期。

约1168年

活跃于崇安文坛

刘学箕在此前后开始在崇安及周边地区文坛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诗文风格受到关注。他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传统,并形成了自己高爽闲雅的创作特色。

约1190年

《方是闲居士小稿》成稿

刘学箕的诗文集《方是闲居士小稿》在此前后成稿并流传。该书得到了当时多位文人的推崇,赵必愿和刘淮为其作序,张牧、陈以庄、刘璪等人为其作跋,足见其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力。

南宋时期

诗文风格受推崇

刘学箕的诗文在当时文坛享有盛誉。友人刘淮曾高度评价其作品,称其诗歌不逊于唐代白居易,词作可与南宋辛弃疾比肩,这表明刘学箕在诗词创作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文学成就

对南宋文学的贡献

诗文风格独树一帜

刘学箕的诗文以“高爽闲雅”著称,继承了其家族的文学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展现了南宋士人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方是闲居士小稿》传世

作为其代表作,《方是闲居士小稿》是研究南宋文学的重要文献。该诗文集不仅记录了刘学箕的创作精华,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交流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庭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子翚 祖父 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朱熹弟子
刘玶 父亲 亦有文名

社会交游

姓名 关系/身份 事迹
赵必愿 友人 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作序
刘淮 友人 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作序,并称赞其诗文“诗靡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
张牧 友人 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作跋
陈以庄 友人 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作跋
刘璪 友人 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作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