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郑逢辰,字伯昌,南宋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不详,卒于淳祐八年(1248年)。他以孝行闻名乡里,幼时曾有“刲股疗亲”之举,被誉为孝子。
郑逢辰通过恩荫入仕,开启了其仕途生涯。他历任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尚书省户部金部司郎中、知大宗正司丞事、直宝章阁等京官,官至朝散大夫。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曾先后知衢州、虔州(今江西赣州)等地,在地方治理上多有建树。
他曾因故被蒋岘弹劾而罢官,但在淳祐初年(约1242年)即被起用,出任衢州知州,后又担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广惠仓等职,显示其能力和品格得到了朝廷的认可。郑逢辰与刘克庄、赵汝腾、方大琮等当时名士多有交游,其生平事迹亦被载入史册,足见其在南宋政坛和文化界的重要地位。
主要官职
- 将作监主簿
- 司农寺丞
- 尚书省户部金部司郎中
- 知衢州
- 路提点刑狱公事
社会评价
- 以孝闻名,有“孝子”之称
-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 与多位名士交游,声望甚高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闽县
出生于南宋闽县(今福建福州),字伯昌。其父为郑昭先,岳父为陈宿。
籍贯闽县,后属福州。
孝行闻名乡里
幼年时以孝闻名,曾有“刲股疗亲”之举,其孝行感动乡里,被誉为孝子。
恩荫入仕,初任京官
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等职。
担任户部郎中、直宝章阁
曾任尚书省户部金部司郎中、知大宗正司丞事、直宝章阁等重要京官,官至朝散大夫。
被蒋岘弹劾去官
曾因故被蒋岘弹劾而罢官,暂时离开官场。
起复知衢州
被朝廷重新起用,出任衢州(今浙江衢州)知州,显示其能力和品格得到了认可。
知虔州,兼任提点刑狱公事
担任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州,并兼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等职,在地方治理和司法方面做出贡献。
任江南西路运使
被任命为江南西路运使,负责一路的漕运和财政事务。
逝世
于淳祐八年(1248年)逝世。著名文人刘克庄为其撰写祭文,赵汝腾为其撰写墓志铭,足见其生前地位和影响力。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和文化的贡献
孝行垂范
幼年“刲股疗亲”的孝行,成为乡里楷模,体现了传统儒家道德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廉能吏
在多地担任地方官,政绩显著,尤其在衢州、虔州等地,展现了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清廉的为官之道。
文人交游
与刘克庄、赵汝腾等著名文人墨客有深厚交情,其事迹被多位名士记录和赞颂,体现了其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崇高声望。
社会关系
家族与重要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郑昭先 | 父亲 | |
陈宿 | 岳父 | |
郑至 | 长子 | |
郑基 | 次子 | |
郑庾 | 三子 |
重要交游
-
蒋岘
曾弹劾郑逢辰,导致其一度去官。 -
赵汝腾
为郑逢辰撰写墓志铭,记录其生平事迹。 -
刘克庄
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为郑逢辰撰写祭文,并为其所建的宁都县新筑城、抚州忠孝堂题记。 -
方大琮
与郑逢辰有书信往来,并为其所建的爱方亭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