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赵立夫,字德成,南宋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宋太宗之弟魏王赵廷美八世孙。他于1205年登进士第,自此步入仕途,在南宋政坛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赵立夫一生历任多地地方官职,如知睦州、知临安府、知平江府、知婺州军州事等,以其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治理才干赢得了声誉。在中央,他曾担任枢密院都承旨、尚书省户部侍郎、尚书省刑部尚书等要职,并获授朝散郎、朝请大夫、中大夫等散官,最终官至宝章阁学士。
赵立夫的仕途生涯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兼济天下、勤政为民的政治抱负。其生卒年不详,但其在南宋中后期担任的诸多重要职务,足以证明其在当时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登进士第
赵立夫于开禧元年(1205年)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踏入仕途,开启了他为国效力的生涯。
任知睦州军州事,兼朝散郎
赵立夫开始担任地方要职,出任睦州(今浙江建德)的军州事,负责地方行政与军事,并获授朝散郎。
调任知临安府军府事,兼太府寺少卿、朝请大夫
调任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军府事,负责京畿地区的政务,同时兼任太府寺少卿,管理财政,并获授朝请大夫。
担任知平江府军府事,兼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秘阁修撰、中大夫
出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军府事,并兼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司法监察。同时获授秘阁修撰和中大夫,显示其在文学和官阶上的提升。
升任枢密院都承旨,并再次知临安府军府事
升任中央枢密院都承旨,参与国家军事机要事务,并再次兼任临安府军府事,责任重大。
任知婺州军州事,兼三丞
调任婺州(今浙江金华)军州事,兼任三丞,继续在地方发挥其治理才能。
曾任多项中央要职
赵立夫在仕途生涯中,还曾担任尚书省户部侍郎、尚书省刑部尚书、太府寺卿、枢密院副都承旨、宝章阁学士、大理寺正、大理寺评事、知湖州军州事等职,显示其在南宋朝廷中长期担任要职,贡献卓著。
为官成就
对南宋朝廷和地方的贡献
地方治理
在睦州、临安府、平江府、婺州等地担任地方长官期间,赵立夫勤政爱民,推行善政,维护地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深受百姓爱戴。
司法监察
曾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大理寺正、大理寺评事等职,负责地方司法监察和中央刑狱审理,维护法纪公正,打击贪腐,保障社会公平。
中央要职
历任枢密院都承旨、尚书省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中央要职,参与国家军政、财政、司法等核心事务的决策与执行,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属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赵廷美 | 八世祖 | 宋太宗之弟,魏王 |
| 赵彦译 | 父亲 | |
| 赵时诂 | 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