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胡师徐(1093-未知),字梦应,又字宗武,小名烈,又名胡烈,行第第十四。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生于福建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以其高洁的品德、深厚的学识和对孝道的坚守而闻名。胡师徐一生淡泊名利,虽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考中进士,却选择拒绝出仕,隐居乡里,潜心学术,其节操为朱熹所称道。
胡师徐不仅在理学上有所建树,其诗歌也富有哲理,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孝行更是广为流传,是当时社会推崇的典范。
别名与行第
- 字:梦应,宗武
- 小名:烈,胡烈
- 行第:第十四
籍贯与家族
- 籍贯:福建建州崇安县新塘乡黄伯里
- 家族:其高祖父与胡安国(著名理学家)的高祖父为同宗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93年
出生于福建崇安
北宋元祐八年,胡师徐诞生于福建建州崇安县新塘乡黄伯里。他出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1148年
考中进士
南宋绍兴十八年,56岁的胡师徐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这标志着他在学业上的巨大成就。
未知年份
拒绝出仕,隐居潜心学术
尽管考中进士,胡师徐却选择不入仕途,淡泊名利,隐居乡里,潜心于理学研究和诗歌创作。他以高洁的品行和坚定的节操,成为当时士人的典范。
未知年份
节行受朱熹称道
著名理学家朱熹对胡师徐的节操和品行大加赞赏,认为其是值得学习的典范。这进一步确立了胡师徐在当时学术界和道德领域的崇高地位。
主要贡献
对宋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理学思想与品德
胡师徐虽未入仕,但其理学思想和高洁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拒绝出仕”的节操,被朱熹等大儒所推崇,成为士人修身立德的榜样。
诗歌创作
作为一位诗人,胡师徐的诗作流传不多,但其诗风清雅,蕴含哲理,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为宋代诗坛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孝行典范
胡师徐以孝闻名,其对父母的孝顺被乡里传为佳话,是当时社会推崇的孝子典范。他的孝行不仅体现了儒家传统美德,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道德示范作用。
社会关系
重要亲友与关联人物
姓名 | 关系 | 描述/备注 |
---|---|---|
胡世徽 | 父亲 | 胡师徐之父。 |
江氏 | 母亲 | 胡师徐之母。 |
胡安国 | 族叔(高祖父同宗) | 著名理学家,与胡师徐家族有同宗关系。 |
朱熹 | 关联人物 | 南宋著名理学家,对胡师徐的节操和品行大加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