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

1157-1228 | 理学家 · 著名官员

曹彦约肖像
曹彦约(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谥号文简,南宋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他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和著名官员。

曹彦约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于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他历任建平县尉、知汉阳军、荆湖北路安抚使、江南西路安抚使等职,并曾担任鄂州、潭州、利州、洪州、福州、常德府等地知州或知府。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体恤民情,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在中央,他曾任兵部尚书,宝谟阁待制、宝章阁学士等职,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多次上书言事,直陈时弊,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作为朱熹的门人,曹彦约在学术上也有深厚的造诣,继承并发展了朱子理学。他于绍定元年(1228年)逝世,享年72岁。朝廷追赠其谥号“文简”,以表彰他一生为国为民的功绩。

代表著作
  • 《昌谷集》(二十二卷)
  • 《经幄管见》(七卷)
  • 《舆地纲目》(十五卷)
  • 《昌谷类稿》(六十卷)
主要荣誉
  • 谥号:文简
  • 朱熹门人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57年

出生于都昌

曹彦约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籍贯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

1181年

进士及第

于淳熙八年(1181年)科举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约1208年

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权知鄂州

开始担任地方要职,负责荆湖北路军政事务,并权知鄂州。

约1209年

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

转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负责地方财政与物资调运。

约1210年

知潭州,兼直秘阁

出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同时兼任直秘阁,显示其在朝廷的地位。

约1215年

知利州,兼利州路转运司判官

调任利州(今四川广元一带)知州,并兼任利州路转运司判官。

约1217年

任江南西路安抚使,兼知洪州

升任江南西路安抚使,兼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权责更重。

1219年

辞户部侍郎,改知成都府

被任命为户部侍郎,但辞而不就,改任成都府知府,足见其淡泊名利。

约1222年

知福州,兼宝谟阁待制

出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并兼任宝谟阁待制。

约1225年

知常德府,兼宝章阁学士

调任常德府(今湖南常德)知府,兼任宝章阁学士。

1228年

逝世,享年72岁,追赠谥号“文简”

曹彦约于绍定元年(1228年)逝世,享年72岁。朝廷追赠其谥号“文简”,以表彰他一生为国为民的功绩。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重大贡献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曹彦约在多地担任知州、安抚使等职,体恤民情,兴利除弊,推行善政,使得所辖之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

理学造诣深厚

作为朱熹的门人,曹彦约在理学上继承并有所发展,其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著述传世,影响深远

曹彦约留下了《昌谷集》、《经幄管见》、《舆地纲目》、《昌谷类稿》等多部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反映了他在经学、史学、地理以及理学方面的广泛学识和独到见解,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社会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曹兴宗
黄瓌岳父
曹昈伯叔父
萧之敏第一任妻父
曹彦纯
曹彦继
王氏(曹彦约妻)妻子
曹士肃姪子
曹士中姪子
曹士况次子
曹士规三子
曹士衮四子
曹士冕五子
曹柔美二女
曹孝庆姪孙
曹柔则长女
牛斗极长女婿
陈畴二女婿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吴柔胜同年友
王允初同年友
刘宰推荐举荐状 / 昌谷集
赵必愿推荐荐状 / 昌谷集
度正推荐举度正自代状 / 昌谷集
吴渊推荐举吴渊自代状 / 昌谷集
曹豳推荐举曹豳自代状 / 昌谷集
张洽推荐举张洽自代状 / 昌谷集
李燔推荐奉举李燔状 / 昌谷集
朱熹门人为朱熹门人
魏了翁墓志铭由Y所作曹公墓志铭 /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晏大正为Y作墓志铭晏子中墓志铭 / 昌谷集
黄德方为Y作墓志铭萧孺人黄氏墓志铭 / 昌谷集
王柏诗文跋由Y所作跋曹昌谷叙荆门遗事 / 鲁斋集
周敦颐为Y之建筑物题咏、记、命名普州四贤堂记 / 昌谷集
岳飞为Y作画赞(画像记)中兴四将赞 / 昌谷集
刘锜为Y作画赞(画像记)中兴四将赞 / 昌谷集
李显忠为Y作画赞(画像记)中兴四将赞 / 昌谷集
魏胜为Y作画赞(画像记)中兴四将赞 / 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