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任希夷(生卒年不详),字伯起,号斯庵,谥号宣宪(或宣献),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后迁居邵武(今福建邵武)。他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理学家。
任希夷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于世。他于淳熙二年(1175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曾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要职,位列宰执,对南宋朝政有重要影响力。
在学术上,任希夷是理学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与朱熹、魏了翁等理学大家多有往来。他积极倡导周敦颐、程颢、程颐等理学先贤的学说,并曾上奏朝廷,为他们请定谥号,推动了理学在官方的地位确立。其一生致力于维护正道,匡扶社稷,是南宋中期重要的历史人物。
别名与谥号
- 字:伯起
- 号:斯庵
- 谥号:宣宪、宣献
籍贯与迁徙
- 祖籍:眉州(今四川眉山)
- 籍贯:邵武(今福建邵武)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出生与籍贯
祖籍眉州(今四川眉山),后迁居邵武(今福建邵武)。
“其先眉州人,徙居邵武。”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1175年
登进士第
于淳熙二年(1175年)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
开禧初年 (约1205-1207年)
为理学先贤请谥
任礼部尚书时,上奏朝廷,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昌明绝学,乞定议赐谥,朝廷从之。此举极大地提升了理学在官方的地位。
1219年
任同知枢密院事
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参与国家军事和政治决策,位列宰执。
1220年
兼参知政事
兼任参知政事,进一步提升其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221年
罢职与任祠禄官
被罢免在国家枢密院的职务,改任祠禄官,退居二线。
人生成就
对南宋政治与学术的贡献
位列宰执,参与国政
曾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要职,位列宰执,对南宋朝政有重要影响力,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
弘扬理学,请谥先贤
积极倡导周敦颐、程颢、程颐等理学先贤的学说,并成功上奏朝廷为他们请定谥号,极大地推动了理学在官方的地位确立。
与理学大家交游
与朱熹、魏了翁等著名理学家有密切往来,共同探讨学术,对理学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主要交游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任伯雨 | 高祖/四世祖 | 家族先辈 |
| 任贤臣 | 祖父 | |
| 王氏 | 祖母 | 任贤臣之妻 |
主要交游
-
朱熹
著名理学家,任希夷曾是其学生,两人多有书信往来,朱熹曾为任希夷家藏二苏遗迹作跋。 -
周敦颐
理学先驱,任希夷积极支持其学说,并为其请谥。 -
程颢、程颐
洛学创始人,任希夷支持其学说,并为其请谥。 -
魏了翁
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曾为朱熹与任希夷的往来书信作跋。 -
度正
曾致书任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