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

生卒年不详 | 南宋理学家 · 官员

刘炳肖像
刘炳(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炳(生卒年不详),字韬仲,号悠然翁、睦堂先生,谥文安。南宋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官员。

他于淳熙五年(1178年)登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刘炳曾先后担任剑浦县令、应城知县等地方官职,以其勤政爱民、治理有方而闻名。后又调任中央,担任兵部郎中、尚书省兵部兵部司员外郎、尚书省兵部兵部司郎中等重要职务,为朝廷的军事和政务献策出力。

刘炳是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的学生,深受二位名师的教诲,对理学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也颇有成就,著有《睦堂类稿》。其谥号“文安”更是对他学问和品德的高度肯定。

代表著作
  • 《睦堂类稿》
主要荣誉
  • 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
  • 追赠谥号:文安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出生于建阳

刘炳,字韬仲,号悠然翁、睦堂先生,南宋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具体生卒年份已不可考。

淳熙五年(1178年)

登进士第

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科举中,刘炳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

任职地方官

治理剑浦、应城

先后担任剑浦县令、应城知县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勉政事,关心民生,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任职中央

担任兵部要职

后调任中央,担任兵部郎中、尚书省兵部兵部司员外郎、尚书省兵部兵部司郎中等职务,参与朝廷军事和政务决策。

师从名家

朱熹、吕祖谦之学生

刘炳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的学生,深受其学术思想的薰陶,对理学有深刻的理解和传承。

学术成就

著有《睦堂类稿》

在学术上,刘炳亦有建树,其著作《睦堂类稿》流传至今,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逝世后

追赠谥号“文安”

刘炳逝世后,朝廷追赠其谥号“文安”,以表彰其生前的学问和品德,是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的影响

理学传承与发展

作为朱熹、吕祖谦的学生,刘炳不仅继承了理学的精髓,也在其著作《睦堂类稿》中展现了对儒家经典的独到见解,为理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地方治理与民生

在剑浦、应城等地担任地方官期间,刘炳以其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作风,有效治理地方,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秩序,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中央政务与军事

在兵部任职期间,刘炳参与了朝廷的军事和政务决策,为南宋的国防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支持,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懋 父亲
刘爚 兄长
叶湜 女婿
刘应李 孙子

师友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朱熹 老师 理学大师,刘炳为其学生,朱熹曾有《答刘韬仲》一文
吕祖谦 老师 金华学派代表人物,刘炳亦为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