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胡宪(1086-1162),字原仲,号籍溪先生,谥号简肃(一作靖肃),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习与阐发,尤其在程朱理学被禁期间,仍坚持秘密传授,为理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宪出生于福建崇安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在绍兴年间,他以乡贡身份进入太学深造。当时,程颐、程颢的理学思想被朝廷所禁,但他不畏时艰,秘密跟随刘勉之学习程氏学说,并向谯定请教《易经》。这种坚守学术的精神,奠定了他深厚的学问基础。
胡宪的学说以尊崇程朱理学为核心,强调格物致知、穷理尽性。他主张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和对事物的细致体察,达到对天地万物之理的深刻理解。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朱熹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启迪,朱熹曾长期师事胡宪,称其为“籍溪先生”,并为其作行状和祭文。
晚年,胡宪曾被召为秘书正字,并担任建州教授等职,但他始终将重心放在讲学育人之上。他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朱熹、吕祖谦等理学大家,使得籍溪学派成为南宋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著作
- 《论语会义》
主要荣誉与称谓
- 南宋理学重要奠基人之一
- 朱熹、吕祖谦等理学大师的授业恩师
- “籍溪先生”之誉
- 谥号“简肃”或“靖肃”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福建崇安
胡宪诞生于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聪颖,对儒家经典展现出浓厚兴趣。
乡贡入太学,秘密研习理学
以乡贡身份进入太学深造。当时程颐、程颢的理学思想被朝廷所禁,胡宪不畏禁令,秘密跟随刘勉之学习程氏学说,并向谯定请教《易经》,奠定深厚学问基础。
担任建州教授,广开门庭
胡宪曾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教授,在此期间,他延请龚和、程元等贤士参与学政,共同探讨学术,对当地学风产生了积极影响,吸引了众多求学者。
被召为秘书正字,献策国事
晚年被朝廷召为秘书正字。他曾上疏言金人必败盟,并推荐张浚、刘锜等宿将,展现其对国家大局的深刻洞察和政治远见。
逝世
胡宪于1162年逝世,享年77岁。他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其学说和高尚品格为后世所景仰,对南宋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成就
对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大贡献
理学传承与发展
在程朱理学被禁的严峻时期,胡宪不畏艰险,秘密研习并传授程氏学说,为理学思想的保存、传播和最终发展壮大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桃李满天下
胡宪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朱熹、吕祖谦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理学大家。他培养了一代宗师,奠定了籍溪学派在南宋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著书立说,阐发经典
胡宪著有《论语会义》等重要著作,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发挥,为后世研究儒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学术基础。
高风亮节,坚守道义
他“一意为学,不求人知”,晚年虽入仕途,但始终以学术为重,不为名利所累,展现了宋代理学家坚守道义、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社会关系
家庭成员与社会交游
家庭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胡安老 | 父亲 | |
胡安国 | 从父 / 伯叔父 | 著名理学家,胡宪亦师从于他 |
刘勉之 | 第一任妻父 / 第二任妻父 | 同时也是胡宪的同学、同门,秘密研习程朱理学 |
詹炳 | 女婿 | |
(不详) | 独子 | 资料记载其唯一的儿子早逝 |
社会交游与学术传承
师从
- 胡安国:从父,同时也是其学术上的启蒙者和老师。
- 刘勉之:同学、同门,在理学被禁时,秘密跟随其学习程氏学说。
- 谯定:向其学习《易经》。
门生 (学生)
-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长期师事胡宪,并为其作行状和祭文。
- 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 刘懋
- 魏掞之
- 魏颖
- 邵景之
- 张哲
同道与友人
- 刘子翚:著名学者,与胡宪为道义之交,曾为胡宪所著书作序。
- 查籥
支持者与幕僚
- 张浚:南宋名将、宰相,胡宪曾推荐其为宿将。
- 刘锜:南宋名将,胡宪曾推荐其为宿将。
- 龚和、程元:胡宪任建州教授时的幕僚,协助其学政。
为其撰文者
- 林之奇:曾为胡宪撰写祭文和行状。
- 朱熹:曾为胡宪撰写祭文和行状。
- 真德秀:曾为胡宪撰写祭文。
- 周必大:曾为胡宪撰写墓表。
致书对象
- 朱熹
- 胡宏 (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