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薛利和(生卒年不详),字天益,宋代莆田(一说兴化)人,北宋著名官员。
他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薛利和一生历任多地知州,包括韶州、春州、惠州、潮州等地,并曾担任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通判广州军州事等职。其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晚年,他因拒绝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出任要职而闻名,展现了其独立的政治操守。卒后追赠龙图阁待制,以表彰其功绩。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籍贯莆田(一说兴化)
薛利和,字天益,宋代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也有记载称其籍贯为兴化(今福建省莆田市)。
登进士第
宋仁宗景祐五年,薛利和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历任地方要职
曾担任韶州(今广东韶关)、春州(今广东阳春)、广州等地通判,以及尚书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等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知惠州军州事
出任惠州(今广东惠州)知州,任职期间勤政爱民,为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
拒绝王安石征召
王安石推行变法,欲擢薛利和提举广东茶事,但薛利和作诗谢却,拒绝在王安石主政的政府中任职,展现其独立品格。
知潮州军州事
再次出任地方知州,治理潮州(今广东潮州),继续为百姓服务。
追赠龙图阁待制
薛利和去世后,因其生前功绩和清廉品德,被追赠为龙图阁待制,这是对高级官员的荣誉性追赠。
主要事迹
对北宋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地方治理卓著
薛利和在担任惠州、潮州、韶州、春州等地知州期间,勤政务实,注重民生,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受百姓爱戴。
坚守政治节操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拒绝出任要职,体现了其不趋炎附势、坚守个人政治立场的品格,成为当时士大夫中独立精神的代表。
身后荣光与肯定
去世后被追赠龙图阁待制,这是对他在宋代官场中清廉为官、忠于职守的最高肯定,也反映了朝廷对其品德和功绩的认可。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重要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薛峦 | 祖父 |
薛奕 | 从子/侄子 |
薛珩 | 侄孙/从孙 |
薛倞 | 孙 |
薛璨 | 曾孙/重孙 |
重要交往
-
王安石
熙宁二年(1068年),王安石议榷茶,欲擢薛利和提举广东茶事,但薛利和作诗谢却,拒绝在王安石主政的政府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