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铢

宋代 | 官员 · 学者 · 乡先生

沈铢肖像
沈铢(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沈铢(字公权),生卒年不详,宋代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亦有记载其籍贯为定海(今浙江舟山定海区)。他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闻名乡里。

沈铢于宋代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从而步入仕途。他曾担任承务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等职,为官期间勤勉尽责。

除了官职,沈铢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乡先生。他长期在乡间教授学子,以“真实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学生孙允就曾跟随他学习十年。他的教育活动对当地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沈铢的生平虽记载不多,但其通过科举入仕、为官一方,并长期从事乡里教育的经历,展现了宋代士人兼济天下、教化乡民的传统风范。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籍贯鄞县、定海

沈铢,字公权,宋代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亦有记载其籍贯为定海(今浙江舟山定海区)。

1145年

考中进士

于宋代绍兴十五年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成为一名官员。

任职期间

担任承务郎、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

曾任承务郎,以及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等职,履行官员职责。

长期

教授乡里学子

在乡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以“真实为本”的理念教授学生,其中学生孙允曾跟随他学习十年,对当地教育贡献良多。

约1175年

学生焦瑗有记载

其学生焦瑗在史料中有所记载,进一步印证了沈铢作为乡先生的教育影响力。

主要事迹

对社会和乡里的贡献

科举入仕

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通过国家选拔体系进入仕途,展现了其卓越的学识和才华。

为官经历

曾担任承务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等职,在任期间勤勉尽责,服务地方,为宋代政务的运转贡献力量。

教育乡里

长期在乡间教授学子,秉持“真实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包括孙允、焦瑗在内的众多人才,对地方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乡里尊敬。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沈子霖
沈钟
沈铭
沈焕
沈炳
吴鉴之女婿
沈煇族子
沈煜族子
吴适外孙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焦瑗学生约1175年有记载
孙允学生鄞县人,从乡先生沈铢学,学以真实为本,教授乡校者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