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全

?-1129 | 南宋抗金名将

程全肖像
程全(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程全(字禹昌,生卒年不详,约卒于1129年),南宋休宁(今安徽黄山休宁县)人,是一位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活跃的军事将领。他以忠勇著称,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先是组织乡民抵抗方腊起义,后又投身抗金前线,为保卫宋室江山浴血奋战,最终英勇殉国。

北宋宣和末年,方腊起义爆发,程全在家乡休宁组织民兵,抵御叛军,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素养。靖康初年,他随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入援,在名将宗泽麾下,于卫州(今河南卫辉)与金人作战,屡立战功,因此被授予开州团练使。

南宋建立后,程全继续在抗金前线效力,先后在赵构、汪伯彦等将领麾下。建炎三年(1129年),他担任池州都统制,不仅在军事上抵御金兵,更展现出仁义之心,收葬了在六安殉国的理学家程颐长子程端中的遗骨。同年,程全在抗金战斗中英勇牺牲,朝廷为表彰其功绩,追赠其为协忠大夫,后又累赠太尉,以示哀荣。

主要官职
  • 开州团练使
  • 筠州知州军州事(摄)
  • 池州都统制
身后追赠
  • 协忠大夫
  • 太尉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北宋末年 (具体年份不详)

出生于休宁

程全出生于休宁(今安徽黄山休宁县),具体生年不详。自幼习武,胸怀报国之志。

宣和末年 (约1125-1127年)

组织民兵抵抗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爆发,休宁县令弃印而逃。程全挺身而出,组织乡民自卫,成功抵御了叛军,保护了家乡百姓。

靖康初年 (1126-1127年)

随康王入援,助宗泽抗金

随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入援,在名将宗泽麾下,于卫州(今河南卫辉)与金人作战,并立下战功。

“靖康初,从康王入援,宗泽破金人于卫州,全与有力,以功迁开州团练使。”

南宋建炎二年 (1128年)

摄筠州知州军州事

曾代理筠州(今江西高安)知州军州事,负责地方军政事务。

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

任池州都统制,收葬程端中遗骨

担任池州(今安徽池州)都统制。金人攻破六安,理学家程颐长子程端中殉国。程全收集其遗骨,并将其安葬于池州,展现了其仁义之举。

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

抗金殉国

在与金人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以身殉国,为国捐躯。

身后追赠 (1129年之后)

追赠协忠大夫、累赠太尉

为表彰其功绩,朝廷追赠其为协忠大夫,后又累赠太尉,以示哀荣。

军事生涯与贡献

忠勇报国,屡建奇功

平定方腊之乱

在北宋末年方腊起义爆发时,程全在家乡休宁组织乡民,抵御叛军,维护了一方安定,展现了其早期军事才能和对乡土的责任感。

抗金前线屡立战功

靖康初年,随康王赵构入援,在宗泽麾下于卫州与金人作战,英勇善战,为宋军取得胜利贡献力量,因此获迁开州团练使。

忠勇殉国,名垂青史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程全在担任池州都统制期间,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以身殉国,其忠勇事迹为后世所景仰。

社会关系

与程全相关的重要人物

姓名 关系/身份 备注
程先 程全之子
宗泽 上级/同僚 北宋末年名将,程全曾为其部将,共同抗金
汪伯彦 上级/同僚 南宋初年宰相、将领,程全曾为其部将
赵构 上级/君主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程全曾为其部将
刘光世 同僚 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曾推荐程全
程端中 友人/同僚 理学家程颐长子,程全曾收葬其遗骨
方腊 军事对手 北宋末年起义军首领,程全曾组织民兵抵抗其起义
程敏政 后世文人 明代学者,曾为程全撰写神道碑,非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