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英

1130-1192 | 南宋学者 · 官员 · 永嘉学派成员

郑伯英肖像
郑伯英(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郑伯英,字景元,号归愚翁,南宋时期一位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学者型官员。

他于1130年出生于浙江永嘉,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乡文化熏陶。绍兴三十三年(1163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曾担任殿中省尚衣奉御、提干等重要职务。

郑伯英不仅在官场上勤勉尽职,更在学术上精益求精。他与当时众多文化巨擘如叶适、朱熹、陈亮、吕祖谦等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学术交流,是永嘉学派的重要一员。其著作《归愚翁集》流传至今,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为后世研究南宋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代表著作
  • 《归愚翁集:二十六卷》
主要任职与社会地位
  • 南宋进士
  • 殿中省尚衣奉御
  • 提干
  • 永嘉学派重要成员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30年

出生于浙江永嘉

郑伯英诞生于南宋时期的永嘉(今浙江温州),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为日后步入仕途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1163年

考中进士

绍兴三十三年,郑伯英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踏入南宋官场,开始其仕途生涯。

南宋时期

担任多项官职

曾任殿中省尚衣奉御、提干等职,在任期间勤勉尽职,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正直的品格。

1189年

叶适为其文集作序

著名学者叶适为郑伯英的《归愚翁文集》作序,足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1192年

逝世

郑伯英于绍熙三年(1192年)逝世,享年63岁。其去世后,叶适为其撰写了《郑景元墓志铭》,陈亮、吕祖谦等亦有祭文悼念。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与学术的贡献

文学与学术造诣

郑伯英著有《归愚翁集:二十六卷》,其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是研究南宋文学的重要资料。他作为永嘉学派的一员,其学术思想也对当时的理学发展有所贡献。

为官清廉

在担任殿中省尚衣奉御、提干等职期间,郑伯英始终秉持清正廉洁的原则,勤勉尽职,为官一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广泛的社会交游

郑伯英与叶适、朱熹、陈亮、吕祖谦等南宋顶尖学者、思想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和个人往来,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学术地位,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深厚的文化交流。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郑伯熊 南宋官员,与郑伯英同为永嘉郑氏家族成员。

重要交游

姓名 关系描述 相关事件/著作
叶适 著名学者,永嘉学派代表人物 为其《归愚翁文集》作序;撰写《郑景元墓志铭》;为其作祭文。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曾为其书信作跋(《跋郑景元简》)。
陈亮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曾致书于郑伯英(《与郑景元提干伯英书》);为其作祭文(《祭郑景元提干文》)。
吕祖谦 南宋著名学者,金华学派代表 曾为郑伯英作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