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虚

1070-1129 | 北宋末南宋初政治家 · 官员

范致虚肖像
范致虚(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范致虚,字谦叔,北宋末南宋初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他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

范致虚一生历经北宋徽宗、钦宗,直至南宋高宗三朝,官至尚书省左右丞、观文殿学士、宣抚使等要职,位列宰执,是宋代重要的政治家和高级官员。

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国家危难之际,范致虚曾担任陕西宣抚使,负责边防事务,积极组织防御,为稳定西北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其正直的品格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动荡的时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代表著作
  • 暂无明确记载的个人著作集,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奏疏和政务实践中。
主要荣誉与官职
  • 尚书省左丞
  • 尚书省右丞
  • 观文殿学士
  • 宣抚使
  • 位列宰执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70年

出生于建阳

范致虚出生于北宋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1088年

进士及第

宋哲宗元祐三年,范致虚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与刘正夫、吴材、江屿并称“四俊”。

1104年

任枢密直学士,知润州

约于此年担任枢密直学士,并出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军州事,开始其地方治理生涯。

1111年

知洪州军州事

调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军州事。

1117年

知通州军州事

出任通州(今江苏南通)军州事。

1118年

任尚书省右丞

升任尚书省右丞,进入中央核心决策层。

1119年

升任尚书省左丞

进一步升迁为尚书省左丞,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大政。

1126年

任陕西宣抚使

靖康元年,金兵南侵,国家危急,范致虚被任命为陕西宣抚使,负责西北边防军务。

1127年

任观文殿学士,知京兆府

担任观文殿学士,并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军府事。

1129年

逝世

南宋建炎三年,范致虚逝世,享年60岁。

主要成就

对宋朝政治与社会的贡献

位列宰执,参与国政

范致虚历任尚书省左右丞,是宋朝中央政府的核心官员,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层决策,对朝政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地方治理经验丰富

曾知润州、洪州、通州、京兆府、常德府等多地军州事,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地方治理经验,为地方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边防重任,稳定局势

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的危急时刻,担任陕西宣抚使,负责边防军务,在抵御外敌、稳定西北局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范致冲
范致明
范致祥 从兄弟/堂兄弟
范致厚 从兄弟/堂兄弟

重要交往

  • 刘正夫
    同年友,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并称“四俊”。
  • 范祖禹
    曾被其推荐。
  • 蔡京
    曾反对其政策,亦有交往。
  • 刘昺
    曾遭其排挤,但也曾为其友人提供帮助。
  • 唐重
    曾致书于范致虚。
  • 胡寅
    其建筑曾得到范致虚的题咏。
  • 赵宗印
    曾是其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