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琰

字子浩 | 北宋官员 · 婺源士人

魏琰肖像
魏琰(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魏琰,字子浩,北宋时期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其家族以馆陶为郡望。他出身官宦世家,通过恩荫和特旨入仕,开启了其漫长的仕途生涯。

魏琰在北宋官场中历任要职,曾担任国子监博士、殿中省尚舍奉御、卫尉寺卿、司农寺卿等中央官职,并在地方上长期担任知州,足迹遍布润州、滁州、安州、福州、广州、升州、寿州等地,后又知江宁府,展现了其丰富的行政经验和治理能力。

魏琰以其稳健的施政风格和对地方民生的关注而著称,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士大夫和地方行政长官。其家族与当时诸多名门望族联姻,如其女婿有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和官员李常,彰显了魏氏家族在宋代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籍贯
  • 婺源 (今江西省婺源县)
  • 所属:歙州, 江南东路
入仕途径
  • 恩荫门
  • 特旨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出生于婺源

魏琰,字子浩,北宋时期婺源人,出身官宦世家,其家族以馆陶为郡望。

入仕为官

通过恩荫、特旨进入仕途

魏琰通过恩荫和特旨的方式进入北宋官场,开始其漫长的为官生涯。

1048年-1049年

知寿州军州事

担任寿州(今安徽寿县)知州,开始其地方行政长官的历练。

1049年-1050年

知润州军州事

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继续积累地方治理经验。

1050年-1053年

知滁州军州事

担任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任职期间政绩显著。

1056年-1058年

知安州军州事

出任安州(今湖北安陆)知州,进一步展现其治理才能。

1058年-1059年

知福州军州事

调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管理东南沿海重要州府。

1059年-1061年

知广州军州事

担任广州(今广东广州)知州,负责南方重要贸易港口事务。

约1062年

知升州军州事 / 司农寺卿

任升州(今江苏南京)知州,并兼任中央司农寺卿,负责国家农政事务。

约1069年-1070年

库部司郎中 / 再知滁州军州事

担任库部司郎中,后再次出任滁州知州,继续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晚年

安享晚年或卒于任上

魏琰的生卒年不详,但其一生为官,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贡献

对北宋社会的影响

地方治理卓著

魏琰在担任多地知州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地方治理经验,对地方民生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受百姓爱戴。

中央要职历练

曾任司农寺卿、卫尉寺卿、国子监博士等中央重要官职,参与国家政务管理,展现了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与才干。

家族显赫与联姻

魏氏家族世代为官,魏琰本人作为家族核心人物,其子女与当时知名士人联姻,进一步巩固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关系

魏琰的亲友与姻亲

姓名 关系 备注
魏羽
狄棐 岳父
魏瓘
张沔 姐夫
魏纾
李常 女婿 两次联姻(连襟)
黄庭坚 女婿 魏琰为黄庭坚第二任妻子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