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崔公孺(1014-1071),字象之,北宋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他出身于清河崔氏望族,通过恩荫入仕,官至谏议大夫。
崔公孺以其正直敢言、不畏权势的品格而闻名。在仁宗朝担任谏议大夫期间,他曾直言不讳地弹劾宰相韩琦在用人上的失当,展现了作为谏官的忠诚与担当。
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其一生致力于维护朝纲,匡正时弊,是北宋时期一位备受敬重的忠直之臣。值得一提的是,他生前曾弹劾的宰相韩琦,在崔公孺逝世后,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及祭文,足见崔公孺的人品与影响力,以及二人之间超越政见的相互尊重。
主要官职
- 将作监主簿
- 大理寺评事
- 谏议大夫
历史评价
- 忠直敢言
- 清廉为官
- 深受敬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14年
出生于鄢陵
生于北宋鄢陵(今河南鄢陵),出身于世代簪缨的清河崔氏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为日后步入仕途奠定基础。
早年入仕
通过恩荫制度步入仕途
凭借家族背景和自身才干,通过恩荫制度进入官场,先后担任将作监主簿、大理寺评事等职,逐渐积累为官经验。
仁宗朝(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谏议大夫,直言弹劾宰相韩琦
在仁宗朝任谏议大夫期间,以其正直敢言的品格闻名。面对宰相韩琦在用人上的失当,崔公孺不畏权势,直言进谏:“公居陶镕之地,所用监司有非其人者。”此举维护了朝纲,展现了谏官的忠诚与担当。
1071年
逝世,享年58岁
崔公孺于熙宁四年(1071年)逝世,享年58岁。其生前曾弹劾的宰相韩琦,在崔公孺逝世后,亲自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及祭文,这不仅是对崔公孺人品的肯定,也体现了当时士大夫之间超越政见的相互尊重。
为官成就
对北宋政治的贡献
忠直敢言的谏官
作为谏议大夫,崔公孺不畏权贵,敢于直谏,对朝政弊端提出批评,维护了言官的职责与尊严,为北宋的政治清明贡献了力量。
清廉为官的典范
崔公孺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不谋私利,深受百姓爱戴,是北宋时期官员的楷模,其品格为后世所称颂。
对人事的深刻洞察
即使面对宰相,崔公孺也能指出其用人失当,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稷苍生的责任感。
社会关系
崔公孺的亲友与同僚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崔立 | 父亲 | |
程坦 | 岳父 | |
崔保孙 | 次子 | |
崔德孙 | 侄子 | |
崔延孙 | 侄子 | |
黄庶 | 友人 | |
韩琦 | 同僚/政敌/友人 | 曾被崔公孺弹劾,后为其撰写墓志铭及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