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道

998-1071 | 北宋士大夫 · 地方官

赵宗道肖像
赵宗道(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宗道(998-1071),字子渊,北宋封丘(今河南封丘)人。他以恩荫入仕,历任多职,官至朝奉郎、柱国,并曾出任多地知州,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赵宗道一生勤勉为官,曾担任将作监主簿、大理寺丞、光禄寺丞、太常寺博士、太子中允等京官,并先后知宣州、颍州、陕州、蔡州、滨州等地军州事,在地方治理上表现突出,深得民心。

他不仅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更是一位饱学之士,与当时的文坛领袖如韩琦、宋祁等人交游甚广,其墓志铭由韩琦撰写,足见其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声望。赵宗道于熙宁四年(1071年)在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任上逝世,享年73岁,葬于伊阙。

基本信息
  • 字:子渊
  • 籍贯:封丘(今河南封丘)
  • 入仕方式:恩荫
主要官职
  • 知宣州军州事
  • 知颍州军州事
  • 知陕州军州事
  • 朝奉郎、柱国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98年

出生于封丘

赵宗道出生于北宋封丘(今河南封丘),具体生年不详,根据其享年73岁及卒年1071年推算。

具体年份不详

恩荫入仕

通过恩荫制度步入仕途,开始其漫长的为官生涯,初期担任将作监主簿、大理寺丞等职。

1043年

任太常寺丞、集贤院校理,知宣州

担任太常寺丞、集贤院校理等重要京官,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军州事,开始地方治理实践。

1059年

知颍州军州事

出任颍州(今安徽阜阳)军州事,继续在地方发挥其治理才能。

1065年-1067年

知陕州军州事

担任陕州(今河南陕县)军州事,在地方任职期间,以清廉和政绩获得良好声誉。

1071年

逝世于洛阳

在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任上逝世,享年73岁。同年葬于伊阙(今河南洛阳)。

主要事迹

为官生涯与社会贡献

地方治理卓著

赵宗道在担任宣州、颍州、陕州等地知州期间,勤政爱民,注重民生,推行善政,使地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其清廉的官声和显著的政绩深受百姓称赞。

士大夫风范

作为一名饱学之士,赵宗道与北宋文坛名流如韩琦、宋祁等人多有交游。韩琦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足见其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广阔的人脉。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瑨曾祖
赵正德祖父
赵贺父亲
崔氏妻子卒于1067年,享年69岁
崔立岳父
赵随长子
赵某次子
赵鼎三子
赵咸四子
赵济五子
赵氏长女张仲松之妻
赵氏二女吕昌晖之妻
赵氏三女张德源之妻
吕昌晖女婿
张仲松女婿
张德源女婿

重要交游

姓名 关系 备注
韩琦友人为其撰写墓志铭、祭文
张吉甫友人为其作墓志铭
宋祁友人曾致书于赵宗道
元绛友人为其墓志铭额篆
李中师友人为其墓志铭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