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章衡(约1027年—1102年),字公甫,又字子平,北宋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是北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章衡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曾担任朝奉大夫、朝散大夫、左朝议大夫等高级官职,并曾任宝文阁待制、集贤殿修撰等职,兼具文人学士的身份。他先后出任秀州、襄州、越州、苏州、扬州、庐州、宣州等多地知州,在地方治理上展现出卓越才能。
章衡与当时文坛巨匠苏轼、陈襄、郭祥正等名士交游甚密,诗文唱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他的文学作品和政治实践,共同构成了其丰富而精彩的人生画卷,为后世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代表著作
- 《编年通载》(1087)
- 部分诗文散见于《全宋文》等
主要官职与荣誉
- 左朝议大夫
- 宝文阁待制
- 集贤殿修撰
- 知多州军州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福建浦城
章衡出生于北宋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具体生年不详,据史料推测约在1027年左右。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通过科举考试,以进士身份正式进入北宋官僚体系,开启其为官生涯。
授朝散大夫
获得朝散大夫官职,显示其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与苏轼、陈襄等名士交游
与当时文坛巨匠苏轼、陈襄等有诗文赠答往来,显示其在文学界的活跃与声望。
知秀州军州事
出任秀州(今浙江嘉兴)知州,开始其地方治理的实践。
知襄州军州事,兼任集贤殿修撰
调任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同时兼任集贤殿修撰,兼具地方行政与中央学术职责。
授左朝议大夫,知越州、苏州军州事
官职升至左朝议大夫,并先后担任越州(今浙江绍兴)、苏州(今江苏苏州)知州。
知扬州军州事,任宝文阁待制
出任扬州(今江苏扬州)知州,并被授予宝文阁待制,进一步彰显其文学与政治地位。
知庐州、宣州军州事
先后担任庐州(今安徽合肥)、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继续在地方发挥其治理才能。
逝世
章衡逝世,享年约75岁,结束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官政绩与文学贡献
对北宋社会的重要影响
地方治理卓有成效
章衡先后担任秀州、襄州、越州、苏州、扬州、庐州、宣州等多地知州,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推行善政,深受百姓赞誉。
文坛交游与著述
与苏轼、陈襄等北宋文坛巨匠交游甚密,诗文唱和,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学的繁荣。其著述《编年通载》亦有史学价值。
家族与社会影响力
出身浦城章氏望族,与宰相章惇有亲属关系,其家族在北宋政坛和文化界均有重要影响力。
社会关系
亲属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章䜣 | 父亲 | |
章惇 | 从父/伯叔父 | 北宋著名宰相,章衡的家族背景深厚。 |
社会交游
姓名 | 关系类型 | 详情 |
---|---|---|
苏轼 | 文学交游 | 北宋文坛领袖,章衡曾与苏轼有诗文赠答,并有书信往来。 |
陈襄 | 文学交游 | 著名文学家,章衡曾与陈襄有诗文赠答,并有书信往来。 |
郭祥正 | 文学交游 | 章衡曾致书郭祥正。 |
华镇 | 官员交游 | 章衡曾致书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