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昌龄

字延年 | 北宋官员 · 开封人

贾昌龄肖像
贾昌龄(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贾昌龄,字延年,北宋开封人。生卒年不详,约卒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历任多职,包括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为北宋的政治稳定和地方治理做出了贡献。

贾昌龄的仕途生涯涵盖了县级、州级以及中央机构的多个重要岗位。他曾担任浮梁县尉、郾城县主簿、开封府法曹参军等基层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随后,他逐步升迁,担任宣城知县、卫州知州、潭州知州、广州知州等地方要职,在地方治理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在中央,贾昌龄曾任大理寺丞、尚书省刑部都官司员外郎、户部左曹郎中员外郎等职,参与国家司法和财政管理。晚年,他被授予太常寺少卿、直昭文馆等荣誉性官职,彰显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其墓地铭由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撰写,可见其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力。

籍贯与家族
  • 籍贯:开封
  • 父亲:贾汾
  • 三子:贾蕃
主要官职
  • 太常寺少卿
  • 知州(卫州、潭州、广州)
  • 路提点刑狱公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北宋早期

出生于开封

贾昌龄,字延年,籍贯开封。其父为贾汾,家族情况不详,但能培养出进士,可见家境应属殷实或书香门第。

具体年份不详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以进士身份入仕,为他开启了在北宋官场的生涯。

早年任职

基层历练

曾任浮梁县尉、郾城县主簿、开封府法曹参军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行政和司法经验。

具体年份不详

地方主政

先后担任宣城知县、卫州知州,负责地方行政事务,治理一方。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京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负责京西路的司法监察工作,维护地方治安和法纪。

约1036年

任户部左曹郎中员外郎

在中央户部任职,参与国家财政管理。

1038年-1041年间

知潭州军州事

出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负责该地区的军政事务。

约1040年

任太常寺少卿、直昭文馆

担任太常寺少卿,负责礼乐、祭祀等事务,并兼任直昭文馆,参与典籍编纂和文化管理。

1040年

知广州军州事

出任广州知州,负责岭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同年去世。

1040年

逝世

贾昌龄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逝世。其墓地铭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撰写。

为官生涯

对北宋政治与地方治理的贡献

地方治理经验丰富

贾昌龄从县尉、主簿等基层职务做起,逐步升任知县、知州,对地方行政事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曾在宣城、卫州、潭州、广州等地主政,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司法与监察能力突出

担任大理寺丞、京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等职务,表明贾昌龄在司法领域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他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和监察,维护了宋朝的法律秩序。

参与中央政务

在尚书省刑部都官司和户部左曹郎中员外郎等中央部门任职,贾昌龄参与了国家层面的刑法和财政管理,体现了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国家大政的参与。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往

姓名 关系 备注/描述
贾汾 父亲 贾昌龄之父。
贾蕃 三子 贾昌龄的第三个儿子。
范仲淹 友人/同僚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为贾昌龄撰写墓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