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珽

1248-1328 | 文学家 · 史学家 · 经学家

白珽肖像
白珽(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号湛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

他生于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在元代文坛和学界占据一席之地。白珽早年即以才学闻名,曾被征召入仕,历任多地儒学教授、路学正等职,致力于地方教育和文化建设。

他不仅精通经学,对史学亦有深入研究,其诗文清丽典雅,富有哲理,深受时人推崇。晚年以兰溪州判官致仕,归隐故里,著书立说,直至1328年去世,享年81岁。

代表著作
  • 《湛渊遗稿》(1328)
  • 《湛渊静语》(1328)
主要身份
  • 文学家
  • 史学家
  • 经学家
  • 儒学教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48年

出生于钱塘

白珽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具体籍贯为钱塘,隶属于杭州路,江浙行中书省。他生逢宋元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但其学问根基深厚。

具体年份不详

被征召入仕,任太平路学正

白珽因才学被征召入仕,最初被推荐授予太平路学正一职,开始其仕宦生涯。

1300年(大德四年)

转任常州路儒学教授

在大德四年(1300年),白珽转任常州路儒学教授,继续在地方从事教育工作。

具体年份不详

仕途发展:迁淮东盐仓大使,升江浙儒学副提举

白珽的仕途持续发展,先后迁任淮东盐仓大使,后又升任江浙儒学提举司副提举,显示其在元代官僚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1307年

为多位名家著作作序

白珽在这一年为俞琰、鲜于枢等人的著作作序,体现了其在当时文坛的声望和影响力。

具体年份不详

以兰溪州判官致仕

白珽晚年以兰溪州判官一职致仕,告老还乡,归隐故里,专注于著书立说。

1328年

去世,著作成书

白珽于1328年去世,享年81岁。同年,其重要著作《湛渊遗稿》和《湛渊静语》成书。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为其撰写了墓铭,以示纪念和肯定。

人生成就

对元代文化与学术的贡献

文学造诣

白珽的诗文清丽典雅,富有哲理,是元代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史学与经学研究

他对史学和经学有深入研究,其著作《湛渊静语》不仅是其经学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元代学者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与发展。

教育与文化传承

白珽曾历任儒学教授、路学正等职,在地方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致力于儒家经典的传播和人才培养。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白贲

重要交游

  • 俞琰、鲜于枢
    白珽曾为他们的著作作序,显示其在元代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 宋濂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曾为白珽撰写墓铭,肯定了白珽的学问与人品。
  • 陈著、戴表元、张伯淳、张之翰
    这些都是当时文坛名士,与白珽有诗文往来,或为其送行赠诗,反映了白珽广泛的交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