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若

1015-1045 | 北宋官员 · 文学家

文彦若肖像
文彦若(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文彦若(1015-1045),字公顺,北宋介休(今山西介休)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文洎,其兄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

文彦若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孙复,深受其教诲。景祐元年(1034年),年仅二十岁的文彦若参加科举,策进士丙科及第,正式步入仕途。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多个地方任职,曾任平定军判官、奉宁军节度推官、知吴山县事等职,展现了其为官的才干。庆历五年(1045年),在即将赴任乾州奉天县知县之际,不幸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其政治抱负。其墓志铭由承奉郎、守太常博士、充史馆检讨张蒭撰写。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15年

出生于介休

生于北宋介休(今山西介休),字公顺。父亲文洎,兄长文彦博。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展现出过人天赋。

未知年份

师从孙复

在父亲文洎任南京倅时,文彦若与兄长文彦博一同拜著名学者孙复为师,接受其教诲。

1034年

进士及第

年仅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策进士丙科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1035年

初任平定军判官

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平定军判官,开始其地方官生涯。

1037年(景祐四年)

丁忧与新职

九月,因主客忧(可能指父母或重要亲属去世)而丁忧。服丧期满后,被补任奉宁军节度推官,并兼任陇州吴山县知县。

1045年(庆历五年)

逝世

被改任为乾州奉天县知县,但在未赴任前,因病在秦州府署去世,享年三十一岁。其墓志铭由张蒭撰写,葬于伊阙县教忠乡积庆里。

为官经历

短暂而充实的仕途生涯

进士及第,初入仕途

景祐元年(1034年),文彦若以二十岁之龄考中进士丙科,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正式踏入仕途。

地方历练,积累经验

随后被任命为平定军判官,开始在地方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节度推官,兼理县事

丁忧期满后,被补任奉宁军节度推官,并兼知陇州吴山县事,在地方治理方面发挥了作用。

英年早逝,抱负未展

庆历五年(1045年),在即将赴任乾州奉天县知县之际,不幸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其政治抱负。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文洎 父亲
文彦博 兄长 北宋著名宰相
成氏 妻子

师友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孙复 老师 北宋著名学者
张蒭 墓志铭撰写者 承奉郎、守太常博士、充史馆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