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次升

1044-1119 | 北宋官员 · 正直谏臣

陈次升肖像
陈次升(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次升,字当时,北宋时期一位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官员。他毕生致力于维护朝纲,不畏权贵,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品格载入史册。

陈次升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宋徽宗重和二年(1119年),享年76岁。祖籍福建泉州仙游。他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登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

在政治风云变幻的北宋后期,陈次升曾任侍御史、知广德军、河北路转运使等要职。尤其在徽宗时期,他作为御史,不顾个人安危,极力抨击章惇、蔡卞、曾布、蔡京等人的专权与奸恶,导致这些权臣一度被贬。然而,他的正直也使其屡遭排挤和诬陷,曾被列入元祐党籍,仕途坎坷。

尽管仕途多舛,陈次升始终坚守信念,其言行对当时的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著有《谠论集》五卷,记录了其政治主张和对时局的看法,是研究北宋后期政治史的重要文献。

代表著作
  • 《谠论集》(五卷)
主要评价
  • “正直敢言”
  • “不畏权贵”
  • “元祐党籍”成员(体现其政治立场)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44年

出生于福建泉州仙游

陈次升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祖籍福建泉州仙游,自幼接受良好教育。

1073年

登进士第

于宋神宗熙宁六年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约1095年

任侍御史,弹劾权臣

被任命为侍御史,开始其敢于直谏的政治生涯,期间曾弹劾章惇、蔡卞等权臣。

1099年-1101年

知广德军

出任广德军知军,负责地方政务,展现其治理才能。

约1101年

再任侍御史,极论奸恶

再次被召为侍御史,面对朝中日益严重的党争和权臣专权,他极力抨击章惇、蔡卞、曾布、蔡京等人的恶行,促使这些权臣一度被贬。

1102年

遭排挤,列入元祐党籍

因其正直敢言,遭到蔡京等人的诬陷和排挤,被列入“元祐党籍”,仕途遭受重大挫折。

1111年-1117年

部分复职

在这一时期,陈次升的政治处境有所改善,获得部分复职。

1119年

逝世

陈次升于宋徽宗重和二年逝世,享年76岁。

主要贡献

对北宋政治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正直敢言的谏官

陈次升在担任御史期间,不畏强权,多次上书弹劾章惇、蔡卞、曾布、蔡京等当朝权臣,揭露其奸恶,维护了朝廷的法纪和公正,展现了其作为一名正直官员的操守。

著述《谠论集》

他著有《谠论集》五卷,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其政治主张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也为后世研究北宋后期政治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坚守信念,影响后世

尽管因弹劾权臣而屡遭排挤和诬陷,甚至被列入“元祐党籍”,但陈次升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信念,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对后世的士人和史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关系

陈次升的亲友与重要关联人物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郭师愈 岳父 朝请大夫,其女为陈次升之妻
林颜 女婿
林彖 外孙 幼年丧父,随母在外祖父陈次升家成长,师事刘安世、任伯雨、陈瓘等人
陈立柏 曾姪孙/从曾孙
陈埙伯 六世孙/昆孙
陈宠 族兄弟
陈次宗 族兄弟
陈次颜 族兄弟

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类型 事件/备注
章惇 弹劾对象 陈次升曾多次上疏弹劾其奸恶
蔡卞 弹劾对象/排挤者 陈次升曾多次上疏弹劾其奸恶,后遭其诬陷排挤
曾布 弹劾对象 陈次升曾极力抨击其恶行
蔡京 弹劾对象/排挤者 陈次升曾极力抨击其恶行,后遭其诬陷排挤
刘弇 书信往来 刘弇曾致书陈次升
薛绍彭 书信往来 有书简帖存疑为陈次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