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种师道(1063年—1126年),字彝叔,别名种建中,谥号忠宪,北宋洛阳人。他出身将门世家,祖父为著名边将种世衡。
种师道以恩荫入仕,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勇的品格,在北宋末年边患频仍之际崭露头角。他长期镇守西北边陲,在与西夏的战事中屡建奇功,深得军民爱戴。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种师道临危受命,官至签书枢密院事,负责京畿防务。他力主抗金,积极部署防御,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壮志未酬,最终忧愤而逝。种师道一生戎马,忠心报国,是北宋末年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统帅。
主要官职
- 签书枢密院事
- 靖难军节度使
- 知渭州、秦州、环州等
主要荣誉
- 谥号:忠宪
- 北宋末年抗金名将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北宋洛阳
种师道出生于北宋洛阳一个显赫的将门世家,其祖父为北宋著名边将种世衡,家族世代为国戍边,军事氛围浓厚。
"将门虎子,自幼耳濡目染,胸怀报国之志。"
恩荫入仕,步入仕途
凭借家族功勋,种师道以恩荫门进入仕途,早期在地方和军事部门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军事经验。
镇守西北,屡建战功
担任渭州知州,兼任马步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开始在西北边防军事上崭露头角。他多次参与对西夏的防御和反击,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意志。
调任多地,巩固边防
先后调任环州知州、宪州刺史、秦州知州,兼律学助教等职。在这些重要边陲地区,他继续担任军事行政要职,为巩固西北边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危受命,抗金殉国
金兵大举南侵,北宋危在旦夕。种师道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负责京畿防务,力主抗金。他积极部署防御,但因朝廷内部的复杂斗争和决策失误,壮志未酬,最终忧愤而逝世,被追赠谥号“忠宪”。
主要功绩
对北宋王朝的重大贡献
边防重臣
种师道长期镇守西北边陲,对西夏作战经验丰富,多次击退西夏入侵,维护了边境的安宁与稳定,是北宋重要的边防支柱。
卓越军事指挥
在担任渭州、秦州、环州等地知州期间,兼任重要军事职务,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深得军心。
抗金主将
靖康之变时,临危受命,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力主抗金,是当时宋朝少数敢于坚持抵抗的将领之一,其忠勇精神彪炳史册。
社会关系
家族与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种世衡 | 祖父 | 北宋著名边将,曾镇守西北,有“智勇兼备”之称 |
种师中 | 弟 | 北宋将领,与种师道一同抗击金兵 |
孙钧 | 孙女婿 | - |
尹焞 | 推荐人 | 曾推荐种师道 |
高登 | 反对者 | 曾遭到高登的反对/攻讦 |
沈琯 | 关联人物 | 曾收到沈琯的呈种师道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