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恬

1089-1152 | 宋代儒者 · 官员

曾恬肖像
曾恬(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曾恬(1089-1152),字天隐,宋代著名儒者与官员。他以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学问,在宋代士林中享有盛誉。

曾恬原籍晋江,后迁居常熟。他早年师从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和刘安世,深得二程(程颢、程颐)理学精髓,尤其在“存心养性”之学上造诣深厚,成为当时重要的儒学传人。

曾恬曾出仕为官,担任知大宗正司丞事、主管台州崇道观等职。在南宋绍兴年间,当权臣秦桧专政时,曾恬坚守士人节操,拒绝在秦桧主政的政府中任职,毅然求外祠,其高风亮节为后世所称道。

此外,曾恬在学术上亦有贡献,他参与编纂了谢良佐的《上蔡语录》,为保存和传播理学思想作出了努力。他与禅宗大师释宗杲亦有书信往来,显示其思想的广阔性。

代表著作
  • 《上蔡语录》(编纂)
主要事迹
  • 师从杨时、刘安世
  • 阐发“存心养性”之学
  • 拒绝在秦桧政府中任职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89年

出生于晋江

曾恬出生于福建晋江,后迁居江苏常熟,成为常熟人。其郡望为鲁国。

约1117年

从学杨时、刘安世

青年时期,曾恬师从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和刘安世,深入学习程朱理学,尤其在“存心养性”之学上颇有心得。

绍兴年间(约1131-1162)

出仕为官

曾恬在南宋绍兴年间担任知大宗正司丞事,负责宗室事务;并主管台州崇道观,兼理道教事务。

绍兴年间

拒绝秦桧任职

当权臣秦桧主政时,曾恬坚守气节,拒绝在秦桧政府中任职,毅然请求外放,其高尚品格为世人所敬仰。

未知年份

参与编纂《上蔡语录》

曾恬与胡安国等人共同编纂了谢良佐的《上蔡语录》,为保存和传播理学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知年份

与释宗杲书信往来

曾恬与南宋著名禅宗大师大慧宗杲(释宗杲)有书信往来,宗杲曾有《答曾宗丞天隐》一文,显示其思想的开放与广阔。

1152年

逝世

曾恬于1152年去世,享年约63岁。他的一生是宋代理学发展和士人风骨的缩影。

主要贡献

对宋代社会与学术的影响

理学传承与发展

作为杨时、刘安世的弟子,曾恬继承并阐发了二程的“存心养性”之学,是南宋理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后世儒者影响深远。

高洁的士人风骨

在秦桧专权时期,曾恬不畏强权,拒绝同流合污,其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品格,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道德操守与气节。

文献整理与保存

参与编纂《上蔡语录》,不仅是对谢良佐学术思想的整理,也为后世研究宋代理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曾公亮 曾祖 北宋宰相,著名政治家
曾谊 父亲
曾崇 儿子

社会交游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杨时 师从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门立雪”典故主角之一
刘安世 师从 北宋著名理学家,司马光弟子
秦桧 拒绝任职 南宋权臣,曾恬拒绝在其政府中任职
释宗杲 书信往来 南宋著名禅宗大师,大慧宗杲
谢良佐 编纂其语录 北宋理学家,曾恬参与编纂其《上蔡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