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昉

生卒年待考 | 南宋官员 · 学者

陈昉肖像
陈昉(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陈昉(字叔方,谥号清惠,号节斋),南宋时期著名官员与学者,籍贯平阳(今浙江温州平阳县)。他以恩荫入仕,历任多地地方官职及朝廷要职,为南宋的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昉的生卒年已不可考,但其活跃时期大致在南宋中后期。他曾担任尚书省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等中央要职,也曾出任常州、台州、福州、建宁府等地的地方长官,并担任福建路安抚使,负责一方军政民生。

陈昉在任期间,勤于政事,注重民生,其政绩受到时人称赞。他不仅是朝廷重臣,也是一位有著述的学者,留有《颖川语小》等作品,反映了其学识与思想。其谥号“清惠”也体现了后人对其清廉仁惠品格的肯定。

别名与称谓
  • 字:叔方
  • 谥号:清惠
  • 室名/别号:节斋
代表著作
  • 《颖川语小》(约1245年)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待考

籍贯平阳

陈昉籍贯平阳(今浙江温州平阳县),南宋时期著名官员。

“平阳人”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入仕

恩荫入仕

陈昉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成为一名文官。

任职期间

知浦城县事

曾担任浦城县(今福建南平浦城县)的知县。

1242年-1243年

知常州军州事

出任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知州,负责地方行政与军事。

1243年-1244年

知台州军州事

调任台州(今浙江台州市)知州,继续其地方治理工作。

约1245年

撰写《颖川语小》

完成其著作《颖川语小》,展现其学识与思想。

1245年

受真德秀推荐

受到著名学者真德秀的推荐,进一步提升其声望。

1252年-1254年

知福州军州事兼福建路安抚使

出任福州知州,并兼任福建路安抚使,负责福建地区的军政事务,权力与责任重大。

任职期间

端明殿学士、学士

担任端明殿学士、学士等职,显示其在文学和学术上的地位。

任职期间

尚书省户部侍郎、权户部尚书、权刑部尚书

在中央政府担任要职,包括尚书省户部侍郎,并曾代理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参与国家财政和司法管理。

1260年-1261年

知建宁府军府事兼华文阁待制

出任建宁府(今福建南平建瓯市)知府,并兼任华文阁待制,继续其地方与中央兼顾的官职生涯。

主要成就

对南宋的贡献

地方治理

先后担任常州、台州、福州、建宁府等地知州/知府,勤于政事,稳定地方秩序,发展民生经济。

中央政务

位至尚书省户部侍郎,并曾代理户部、刑部尚书,参与国家财政与司法要务,为朝廷献策。

学术著述

著有《颖川语小》,展现其深厚学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献资料。

社会关系

亲友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陈岘 父亲
林氏 母亲
施氏 生母
林氏 妻子
陈均 从子/侄子

社会交游

姓名 关系/事件 年份 备注
真德秀 被推荐 1245年 受到著名学者真德秀的推荐
文天祥 书跋作者 不详 文天祥曾为其《云萍录》作跋
方大琮 书信往来 不详 方大琮曾致书陈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