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修

南宋 | 孝子 · 理学家

杨文修肖像
杨文修(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杨文修(字中理,号杨佛子),南宋时期诸暨人,生卒年不详,享年九十九岁。他以至孝闻名乡里,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士人。

杨文修自幼聪颖,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其母去世后,他亲手捧土为母筑坟,其孝行广为流传,成为当地佳话。理学大家朱熹途经诸暨时,听闻杨文修的孝名和学识,特意延请他前来,二人就“理”的精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文修的见解深得朱熹赞赏,被誉为理学之士。

杨文修一生致力于修身齐家,将孝道融入日常,并将理学思想付诸实践,成为南宋时期孝子与理学家的典范。其德行和学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本信息
  • 字: 中理
  • 号: 杨佛子
  • 籍贯: 诸暨 (南宋越州,两浙东路)
  • 享年: 九十九岁
社会身份
  • 孝子
  • 理学家
  • 士人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南宋时期

出生于诸暨

杨文修出生于南宋时期的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市),自幼聪颖,在家中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为日后的学识和德行奠定基础。

具体时间不详

亲手为母筑坟,孝行闻名乡里

其母去世后,杨文修亲手捧土为母筑坟,以表达对母亲的至深孝思。这一孝行广为流传,使他在当地赢得了“孝子”的美誉。

约1200年

与理学大家朱熹论学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途经诸暨时,听闻杨文修的孝行与学识,特意延请他前来。二人就“理”的精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文修的见解得到了朱熹的认可和赞赏,进一步确立了他在理学界的地位。

具体时间不详

享年九十九岁,德高望重

杨文修以九十九岁高龄辞世,其一生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为后世树立了孝道与理学的典范,深受世人景仰。

主要贡献

对社会和后世的深远影响

至孝典范

以亲手为母筑坟的孝行闻名,成为南宋时期孝道的楷模。其事迹广为流传,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了无数人效仿其孝道。

理学之士

与朱熹论学,其对“理”的深刻理解得到朱熹的认可,展现了其在理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他为理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丰富了宋代理学体系。

修身齐家

杨文修一生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家庭伦理建设,其德行和言传身教对家族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出多位优秀子孙,传承了优良家风。

家族与社会关系

杨文修的亲属及重要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杨振
杨敬
杨宓
杨宏
杨维祯 曾孙

重要社会交往

  • 朱熹 (理学大家):杨文修曾与朱熹论学,深得朱熹赞赏,体现了其在理学领域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