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师仁

约1048-1113 | 北宋名臣 · 宰执

管师仁肖像
管师仁(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管师仁(约1048-1113),字元善,谥号文懿,北宋处州龙泉(今浙江丽水龙泉市)人。他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登进士第,由此步入仕途。

管师仁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以其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正直的品格,在北宋晚期政坛占据重要地位,最终位至宰执,是当时著名的良吏和循吏。

他历任多职,包括右正言、知建昌军、知扬州军州事、尚书省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等。尤其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注重民生,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深受百姓爱戴。在中央,他作为谏官,敢于直言,匡正时弊;作为枢密院要员,参与国家军事和政治决策,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良多。

主要官职
  • 签书枢密院事
  • 尚书省工部侍郎
  • 同知枢密院事
  • 知扬州军州事
主要荣誉与评价
  • 谥号:文懿
  • 社会评价:良吏、循吏
  • 位至宰执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48年

出生于处州龙泉

管师仁出生于北宋处州龙泉(今浙江丽水龙泉市),自幼聪颖好学,为日后步入仕途奠定基础。

1073年

登进士第

宋神宗熙宁六年,管师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登进士第,正式踏入北宋官场。

早期

任谏官,敢于直谏

初入仕途,曾担任右正言等谏官之职。他秉持公正,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匡正时弊,展现出正直的品格。

约1098年-1099年

知建昌军

任朝散郎,知建昌军(今江西永修)。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政绩显著。

约1104年-1105年

知扬州军州事

调任知扬州军州事(今江苏扬州)。扬州作为漕运重镇,事务繁杂,管师仁治理有方,保障了漕运畅通,维护了地方稳定,深得民心。

1109年

位列宰执,签书枢密院事

因其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被擢升为签书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在此期间,他参与国家最高军事和政治决策,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约1113年

逝世,享年65岁

管师仁逝世,享年65岁。朝廷为表彰其生平功绩,追赠谥号“文懿”,以示崇敬和缅怀。

主要功绩

对北宋的贡献与影响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管师仁以“良吏”、“循吏”著称,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都以清廉自守,勤政爱民。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兴修水利,减轻百姓负担,深受爱戴。

位列宰执,参与国政

他最终位至签书枢密院事,成为国家最高军事和政治决策层的核心成员。在复杂多变的北宋晚期政局中,他为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敢于直谏,匡正时弊

作为谏官,管师仁不畏权势,勇于向皇帝和朝廷提出批评和建议,对纠正时弊、维护朝纲起到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关系 备注
管大忠 父亲
管师醇 弟弟
管时可 侄子 其女婿为李光
管鉴 孙子
管镌 孙子
李光 侄女婿 管时可之女婿

注:史料记载管师仁有子嗣,但具体姓名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