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柳瑊(1071年—1136年),字伯玉,北宋至南宋时期官员。其先祖为河东郡柳氏,后迁至大名,曾祖父柳灏迁居庐州合肥县。柳瑊本人则迁居苏州吴县,亦有记载寓居衢州江山县。
他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柳瑊的仕途生涯历经北宋末年与南宋初年,曾担任淄川县主簿、苏州观察推官、陕西路转运司判官、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等职。在靖康元年(1126年)任朝奉大夫,绍兴元年(1131年)升任中奉大夫,并提举台州明道观。他曾知濬州军州事。
柳瑊与当时的显赫家族有姻亲关系,他是章持的岳父,章惇的孙婿。其生平事迹多见于《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等文献。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去世,享年66岁,其墓志铭由著名文人孙觌撰写。
基本信息
- 字:伯玉
- 生卒:1071年 - 1136年
- 享年:66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主要居住地
- 合肥(庐州)
- 吴县(苏州)
- 江山(衢州,死所)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吴县
柳瑊出生于北宋熙宁四年,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其家族为河东郡柳氏,后经多次迁徙,至其曾祖父柳灏时定居庐州合肥县。
进士及第
柳瑊通过科举考试,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初任淄川县主簿
进士及第后,柳瑊被任命为淄川县(今山东淄博)主簿,开始其地方行政生涯。
任苏州观察推官
柳瑊调任苏州(今江苏苏州)观察推官,负责司法监察事务。
知濬州军州事
柳瑊出任濬州(今河南浚县)知州,负责一州军政民事。
任朝奉大夫
北宋末年,柳瑊被授予朝奉大夫之职。
升中奉大夫,提举台州明道观
南宋建立后,柳瑊升任中奉大夫,并被任命为台州明道观的提举官。
逝世于江山
柳瑊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去世,享年66岁。其墓志铭由著名文人孙觌撰写。
仕途生涯
主要任职与贡献
科举入仕
于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及第,是当时士人通过正途进入仕途的最高荣誉,为后续的官职生涯奠定基础。
地方行政经验
曾任淄川县主簿、知濬州军州事等地方官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和州级行政管理经验,处理民政事务。
司法与监察
担任苏州观察推官、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地方司法审判和监察工作,维护社会秩序。
中央与散官
历任朝奉大夫、中奉大夫等散官,并提举宫观,显示其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和资历。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柳灏 | 曾祖父 | 河东郡柳氏,迁居庐州合肥县 |
柳珷 | 兄 | |
柳滋 | 子 | |
章惇 | 妻之祖父 | 北宋宰相,著名政治家 |
章持 | 岳父 |
社会交游
姓名 | 关系/互动 | 备注 |
---|---|---|
盛章 | 遭到其反对/攻讦 | |
童贯 | 曾遭其排挤 | 北宋末年权宦 |
孙觌 | 为其撰写墓志铭 | 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
宋康年 | 曾为其幕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