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林应承(字汝大,号矩轩),南宋末至元初莆田人,享年72岁。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曾任宗正寺主簿等职,同时也是朱熹学派的重要成员。南宋灭亡后,他选择坚守气节,成为一名遗民。
林应承生卒年不详,据现有资料推断,其活跃时期约在南宋理宗至度宗年间,并延续至元朝初期。他籍贯福建泉州莆田,是当地的知名士人。
他曾从学于当时著名学者陈宓、潘柄,并深受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成为朱熹学派的重要一员。在南宋末年,他通过科举考试,于1271年登进士第,此后步入仕途,曾担任宗正寺主簿、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等职。
1279年,南宋王朝覆灭,林应承心怀故国,选择不仕元朝,成为一名坚贞不屈的宋朝遗民,以示对故国的忠诚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别名与字号
- 别名:林应成
- 字:汝大
- 字:汝夫
- 号:矩轩
主要身份与学派归属
- 进士
- 官员
- 朱熹学派成员
- 宋朝遗民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于莆田
生卒年不详,据最早记载的年份(1241年)推断,林应承约于此年前后出生于福建泉州莆田,享年72岁。
“莆田林氏,世代书香。”
从学与学术传承
从学于当时著名学者陈宓、潘柄。深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成为朱熹学派的重要成员,为后来的仕途和思想奠定基础。
登进士第
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正式步入南宋官场,开始其仕途生涯。
担任官职
曾任宗正寺主簿、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等职。宗正寺主簿主要负责皇族事务,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则参与军政要务,显示其在朝廷中具有一定地位。
南宋灭亡,成为遗民
崖山海战后,南宋彻底灭亡。林应承心系故国,拒绝在新朝为官,选择隐居,以遗民身份坚守民族气节。
卒于元初
享年72岁,具体卒年不详,推断约在元朝初期去世。
主要事迹与贡献
林应承在仕途与学术上的重要影响
科举入仕与官职
林应承于1271年登进士第,凭借才学进入南宋官僚体系。他曾担任宗正寺主簿、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等重要职务,在动荡的南宋末年为国效力。
学术传承与朱熹学派
他从学于陈宓、潘柄,并成为朱熹学派的重要成员。这表明林应承不仅是官员,更是理学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当时的学术思想发展有所贡献。
坚守气节,成为遗民
南宋灭亡后,林应承选择不仕元朝,成为一名坚贞的宋朝遗民。这一举动体现了他深厚的民族气节和对故国的忠诚,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林积仁 | 同族长辈 |
林栋 | 子 |
交游与师友
姓名 | 关系/身份 |
---|---|
黄仲元 | 友人 |
朱熹 | 学派成员(朱熹学派) |
陈宓 | 师从 |
潘柄 | 师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