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逾

生卒年不详 | 宋代官员 · 魏王

赵彦逾肖像
赵彦逾(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彦逾(生卒年不详),字德先,又字德光,德老,宋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于1160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

赵彦逾在南宋时期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包括尚书省工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他曾出任湖州、升州、成都府、庆元府等地的地方长官,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特别是在孝宗驾崩、宁宗即位之际,他与赵汝愚共同定策,在政治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其卓越的贡献,最终获追封为魏王,彰显其在宋代宗室和朝廷中的显赫地位与贡献。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60年

登进士第

赵彦逾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始其漫长的官宦生涯。

1179年-1180年

知湖州军州事

出任湖州(今浙江湖州)军州事,开始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积累治理经验。

1181年

担任淮南西路运判

调任淮南西路(今安徽、江苏部分地区)运判,负责漕运和财政事务。

1185年

担任湖广总领

担任湖广(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总领,负责地方财政与军事物资的调度。

1187年

担任四川总领

转任四川(今四川省)总领,继续在重要地区负责财政与军需。

1190年-1193年

任户部侍郎

先后暂任和正式担任户部侍郎,参与朝廷财政大政,后于1193年卸任。

1194年

定策拥立宁宗

孝宗驾崩后,与宰相赵汝愚共同定策,拥立宁宗即位,对南宋政局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同年卸任工部尚书,并被目为“赵汝愚党”。

1194年-1195年

知升州军州事

出任升州(今江苏南京)军州事,再次担任地方要职。

1194年-1196年

知成都府军府事兼四川安抚制置使

出任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军府事,并兼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负责西南边防与地方稳定。

1197年-1198年

任江南东路安抚使,再知升州,获授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

担任江南东路(今江苏、安徽南部及江西部分地区)安抚使,再次出任升州军州事,并获授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等荣衔。

1204年-1205年

知庆元府军府事兼两浙东路沿海制置使,获授资政殿大学士

出任庆元府(今浙江宁波)军府事,兼任两浙东路沿海制置使,并获授资政殿大学士,达到其仕途巅峰。

追赠

追封魏王

因其生前功绩,最终获追封为魏王,享宗室最高荣誉。

主要成就

对南宋政局与地方治理的贡献

政治定策

在孝宗驾崩后,与宰相赵汝愚共同定策,拥立宁宗即位,对南宋政局的平稳过渡发挥了关键作用。

位极人臣

历任尚书省工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朝廷要职,最终获追封魏王,彰显其显赫地位。

地方治理

曾知湖州、升州、成都府、庆元府等重要州府军州事,政绩显著,积累了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

军事安抚

担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江南东路安抚使、两浙东路沿海制置使等职,在边防和地方稳定方面有所贡献。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廷美 七世祖;太曾祖
赵叔寓 曾祖 据《宋史列传》
赵公照
赵䈣夫
次子

重要交游

  • 赵汝愚
    同僚,政治盟友。1194年共同定策拥立宁宗,后被目为“汝愚党”。
  • 楼钥
    著名文人,曾为赵彦逾作祭文,并为其题咏建筑。
  • 吴挺
    曾支持吴挺,在朝廷议论中维护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