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况

字孟淇 | 北宋官员 · 奉新人

胡况肖像
胡况(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胡况,字孟淇,北宋时期江西奉新人。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曾担任地方要职,并因其子胡直孺的卓越功绩而获追赠官职,是宋代官僚体系中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

胡况生卒年不详,籍贯奉新(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他通过科举考试,于1034年(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他曾出任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知州军州事,任期约在1051年至1052年间,负责一方政务。后又担任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参与中央司法刑狱事务。

胡况的家族因其子胡直孺的显赫功绩而备受荣耀。根据史料记载,胡况因其子胡直孺的功劳,被追赠为右承议郎,这在宋代是家族荣耀的体现,也反映了“父以子贵”的社会风尚。

主要官职
  • 知潮州军州事 (1051-1052)
  • 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
家族荣耀
  • 因其子胡直孺之功追赠右承议郎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卒年不详

籍贯奉新

胡况,字孟淇,籍贯奉新(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具体生卒年份未有明确记载。

1034年

进士及第

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启了其官僚生涯。

1051年-1052年

出任潮州知州

胡况被任命为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知州军州事,负责当地的行政、军事和司法事务,为期约两年,对地方治理做出了贡献。

年份不详

担任刑部都官司郎中

在某个时期,胡况曾担任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一职,参与中央司法部门的工作,体现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年份不详

追赠右承议郎

因其子胡直孺的卓越功绩,胡况被朝廷追赠为右承议郎,这是对他个人及家族的极大荣誉,彰显了“父以子贵”的社会风尚。

主要贡献

对北宋社会的影响

地方治理

担任潮州知州期间,负责地方行政、军事和司法,维护了一方稳定与发展,展现了其治理能力。

中央任职

在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任上,参与国家法制建设与司法事务,为中央政府的有效运转贡献了力量。

家族传承

其子胡直孺的显赫功绩,使得胡况获追赠右承议郎,体现了其家族在宋代的地位与荣耀,是“父以子贵”的典范。

亲友信息

胡况的家庭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胡用之 父亲
龚氏 妻子
胡直孺 儿子 因其功绩,胡况获追赠官职
胡僧孺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