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孔旼(994年—1060年),字宁极,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和儒学学者,是儒家圣人孔子的第四十六世孙。
他出生于龙兴(今河南汝州),籍贯亦有曲阜(今山东兖州)一说,这无疑彰显了他与儒家文化深厚的渊源。孔旼一生秉持高洁品格,多次拒绝入仕为官,潜心于学术研究,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坚定的操守闻名于世。
孔旼主要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习,尤其对《周易》有独到见解,著有《易大衍》一卷。尽管他选择隐居,不求功名,但其学识和品德仍受到时人敬重。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为其撰写墓志铭,文学家韩维也为其文集作序,足见其在当时文坛和士林中的地位。
代表著作
- 《易大衍》(一卷)
主要事迹
- 孔子四十六世孙
- 终身隐居,拒绝出仕
- 获王安石、韩维等名士推崇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龙兴
孔旼诞生于北宋龙兴(今河南汝州),字宁极,是儒家圣人孔子的第四十六世孙,自幼便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其家族世代相传儒学,为他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潜心儒学,拒绝出仕
孔旼早年即展现出对儒家经典的深厚兴趣和理解。他一生志在学问,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不愿踏入仕途,选择了隐居研学的道路,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受到世人敬仰。
尽管有光禄寺丞、上轻车都尉等虚衔,但他从未真正赴任,坚守隐士之志。
著《易大衍》
在其隐居期间,孔旼潜心研读《周易》,并撰写了《易大衍》一卷,对易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其卓越的学术造诣。
逝世
孔旼于嘉祐五年(1060年)逝世,享年67岁。其去世后,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另一位文学家韩维也为其文集作序,以示哀悼和敬意。
朝廷追赠其为太常寺丞,以表彰其学识与品德。
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对儒学传承和士人风范的贡献
儒学传承与研究
作为孔子后裔,孔旼继承并弘扬儒家思想,潜心研究经典,著有《易大衍》一卷,对《周易》有独到见解,丰富了宋代易学研究。
高洁品格与隐士风范
他多次拒绝朝廷征召,不愿为官,选择隐居生活,展现了士人独立不阿、不慕荣利的崇高精神,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推崇的典范。
社会影响与名士交游
尽管未曾入仕,孔旼的学识和品德仍受到时人敬重。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为其撰写墓志铭,文学家韩维也为其文集作序,足见其在当时文坛和士林中的地位。
社会关系
孔旼的亲友与交游
家族成员
|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 孔丘 | 四十六世祖 | 儒家圣人,孔子 |
| 孔昭亮 | 父亲 | |
| 李昌符 | 岳父 | |
| 孔夷 | 儿子 | 疑为养子 |
重要交游
| 姓名 | 关系 | 事迹 |
|---|---|---|
| 王安石 | 友人/敬仰者 | 为其撰写墓志铭《孔处士墓志铭》 |
| 韩维 | 友人/敬仰者 | 为其文集作序《孔处士文集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