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羽

1097-1146 | 南宋名臣 · 军事家 · 理学先驱朱熹之师

刘子羽肖像
刘子羽(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子羽(1097年—1146年),字彦修,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他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官员、军事家,以其忠诚正直、军事才能和对理学大师朱熹的启蒙教育而闻名。

刘子羽出身官宦世家,早年通过恩荫入仕。在南宋与金朝的战事中,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尤其在与名将吴玠的合作中,为抗金立下赫赫战功。他曾担任知池州、知鄂州、知泉州、知镇江府等地方要职,政绩斐然。

刘子羽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化教育领域留下了深远影响。他与著名理学家朱松是挚友,朱松临终前将年幼的儿子朱熹托付给刘子羽和其弟刘子翚教导。刘子羽兄弟悉心教诲,为朱熹日后成为一代宗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权臣秦桧的排挤。1146年,刘子羽逝世,享年50岁。逝世后,朝廷追赠其少傅、国公,谥号“忠定”或“忠穆”,以表彰其一生忠勇为国、品德高尚的功绩。

主要官职
  • 知池州军州事
  • 利州路经略安抚使
  • 徽猷阁待制
  • 知镇江府
  • 沿江安抚使
谥号与追赠
  • 谥号:忠定 / 忠穆
  • 追赠:少傅 / 国公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97年

出生于崇安

刘子羽出生于南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字彦修。其父刘韐亦为朝廷官员。

1128年-1129年

知池州军州事

担任池州(今安徽池州)军州事,开始其地方行政生涯。

1130年

妻子熊氏逝世

妻子熊氏逝世,享年36岁。熊氏于20岁时嫁给刘子羽。

1132年-1133年

任利州路经略安抚使,与吴玠合作抗金

担任利州路(今四川广元一带)经略安抚使,兼知兴元府。在此期间,他与抗金名将吴玠密切合作,共同抵御金兵入侵。金人寇汉阳时,刘子羽急召吴玠,吴玠连夜驰援三百里,令金将撒离喝惊叹其神速。

1135年

任集英殿修撰、知鄂州军州事

调任集英殿修撰,并出任鄂州(今湖北武汉)军州事。

1136年-1137年

任徽猷阁待制、知泉州军州事

升任徽猷阁待制,并兼任泉州(今福建泉州)军州事。

1141年-1142年

任右朝请大夫、知镇江府,遭秦桧排挤

担任右朝请大夫、知镇江府(今江苏镇江),兼沿江安抚使。因其正直不阿,遭到权臣秦桧的排挤,秦桧甚至唆使谏官弹劾他,使其被罢官。

1146年

逝世,享年50岁,朱熹受其教诲

刘子羽逝世,享年50岁。在其生前,好友朱松临终前将儿子朱熹托付给他和其弟刘子翚。刘子羽兄弟二人悉心教导朱熹,使其最终成为一代理学宗师。

逝世后

追赠少傅、国公,谥号忠定/忠穆

朝廷为表彰其功绩,追赠其少傅、国公,并赐谥号“忠定”或“忠穆”。

主要贡献

对南宋的深远影响

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南宋抗金战争中,刘子羽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洞察力和指挥能力。他与吴玠等名将的合作,在抵御金兵入侵、保卫西南边陲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在汉阳之战中,其运筹帷幄,确保了战局的胜利。

清廉的行政管理

刘子羽在担任池州、鄂州、泉州、镇江府等地方要职期间,勤政爱民,治理有方。他注重民生,整顿吏治,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朱熹的启蒙恩师

作为理学大师朱熹的启蒙老师之一,刘子羽对朱熹的成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他与弟弟刘子翚悉心教导年幼的朱熹,为其日后创立和发展理学体系奠定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韐 父亲
熊安行 岳父
熊氏 妻子 36岁逝世于1130年,20岁嫁给刘子羽
刘子翚 弟弟 与兄刘子羽共同教导朱熹
刘子翼 弟弟
刘珙 长子
刘玶 三子

重要交游与关联人物

  • 朱松
    挚友,临终托孤朱熹,请刘子羽教导。
  • 朱熹
    学生,理学大师。刘子羽与弟刘子翚悉心教导其成为大儒。
  • 吴玠
    军事合作者,刘子羽独具慧眼,对其军事才能深为器重,并曾急召其驰援汉阳。
  • 秦桧
    政治对手,刘子羽因正直不阿而遭到其排挤和弹劾。
  • 张栻、胡寅、吕本中
    著名学者,曾为刘子羽撰写墓志铭或祭文,表达敬意。
  • 释宗杲
    禅宗大师,曾与刘子羽有书信往来。
  • 祝可久
    下属,曾跟随刘子羽在西陲立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