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

991-1068 | 北宋官员 · 扬子人

孙锡肖像
孙锡(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孙锡(991年—1068年),字昌龄,北宋扬子(今江苏扬州)人,亦有籍贯真州(今江苏仪征)之说。他以进士身份开启仕途,官至集贤院校理、尚书省吏部司封司郎中等要职,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官员。

孙锡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孙再荣。他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他历任多地地方官职,如知南平军、知宣州、知仁和县事、历阳县主簿、巢县主簿等,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在中央,他曾担任殿中省尚乘奉御、太常寺博士、秘书丞、国子监直讲、开封府推官等职,并最终官至集贤院校理、尚书省吏部司封司郎中、尚书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等显要职位。

孙锡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尤其在地方治理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家族因其进士及第而“起家”,成为当地望族。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曾为其撰写墓志铭,足见其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籍贯
  • 扬子 (今江苏扬州)
  • 真州 (今江苏仪征)
代表著作
  • 《文集(孙锡):二十卷》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91年

出生于扬子(今江苏扬州)

北宋淳化二年,孙锡出生于扬子(今江苏扬州),字昌龄。其父为孙再荣。

1024年

考中进士

宋仁宗天圣二年,孙锡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为家族开启了新的篇章。

任职地方官

历任县主簿、知县等职

初入仕途,孙锡曾担任历阳县主簿、巢县主簿等职,后又知仁和县事,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

任职中央官

担任开封府推官、太常寺博士等

孙锡逐渐被调往中央,先后担任开封府推官、太常寺博士、秘书丞、国子监直讲、殿中省尚乘奉御等职,参与朝廷政务。

1053年-1054年

知南平军

孙锡出任南平军(今福建南平)知军,负责地方军政事务,展现其治理才能。

任职要职

官至集贤院校理、吏部郎中

在仕途后期,孙锡官至集贤院校理、尚书省吏部司封司郎中、尚书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等要职,位列朝班,影响力甚广。

1059年-1060年

知宣州

孙锡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继续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1068年

逝世

北宋熙宁元年,孙锡逝世,享年78岁。其生平事迹被王安石、刘攽等人记载于墓志铭中。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要贡献

卓越的行政管理

孙锡在地方和中央都担任过重要职务,尤其在知州、知军等地方官任上,展现出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精神,为地方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士大夫典范

作为进士出身的官员,孙锡在复杂的北宋政坛中保持清廉,勤勉尽职,其品德和操守受到同时代士大夫的认可,被视为士大夫的典范。

文化传承与著述

孙锡有《文集》二十卷传世,这不仅是他个人学识的体现,也为后世研究北宋历史、文化和官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重要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孙再荣 父亲
庄氏 第一任妻子 广陵人,于1039年逝世,享年59岁。刘攽曾为其撰写墓志铭。
孙洙 九子
孙渐 十子
丁諲 女婿

重要交游

姓名 关系 备注
王安石 友人/同僚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为孙锡撰写《尚书司勋郎中孙公墓志铭》。
刘攽 友人/同僚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曾为孙锡的第一任妻子庄氏撰写墓志铭。